新闻中心

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辞职获证实,引发业界关注

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辞职获证实,引发业界关注

2021年11月9日,正值午后,中国传媒行业激起浪花——知名杂志《财经》总编胡舒立正式告别任职岗位。此决定由杂志公关部主管张立晖于新浪微博上确认,迅速引起业界与社会广泛热议。作为我国传媒界翘楚,胡舒立的离去无疑将为行业带来深远影响。

据报道,胡舒立已向《财经》杂志提交辞呈并获批,此举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种种揣测。

联办的回应:接受辞职,新任命副总编辑

对于胡舒隽先生的离职决定,本公司尊重并支持他的个人职业愿景,同意其申请。同时,我们也认可了戴小京副总编的辞职请求。这次人事变动,无疑对《财经》杂志的未来发展产生了影响和挑战。

然而,联办迅速擢升杨浪为副总编,试图以此助其拯救《财经》的困局。显而易见,此番任命旨在填补胡舒立及戴小京离职后的职位空缺,至于杨浪能否超越前任的成就和影响,尚需时日观察。

胡舒立的未来:接受中山大学邀请,转战学术界

胡舒立女士已卸去《财经杂志》总编职务,任职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同时晋升为资深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大众对于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关注和讨论。

胡舒立女士横跨传媒界和科研界,此次角色转型具非凡象征意义。她在新兴科研领域的卓越贡献和对我国学界深远影响,无疑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胡舒立的离去,标志着一位杰出人士职业生涯的结束,同时亦象征新时代的来临之际,旧时代的尾声。

《财经》团队的动荡:员工陆续辞职,新刊《财新》即将诞生

胡舒立离职并非单纯的个人选择,其影响已深入《财经》团队。据了解,在她离任之后,《财经》团队的部分成员也将于下周提出辞职。这一举动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该媒体未来走向的担忧。

离开《财新》创刊人职位之后,出于对媒体行业的热忱及卓越洞察力的驱使,其计划于明年推出定位于北京国贸附近温特莱酒店的全新刊物。此举引发公众对中国传媒业未来走向的深度探讨。全新《财新》的问世,无疑将为我国传媒产业注入新的生机与希冀。

新浪财经报道:副总编辑杨大明、执行主编王烁也透露去意

近期,传媒业巨头接连卸任,除胡舒立以外,包括知名财经传媒人杨大明与王烁在内的数名高管也纷纷辞职,这一现象在行业内引发了高度关切和担忧。据新浪财经的独家消息,杨大明已于上周一晚间正式宣布离任,而王烁则已经提交了辞呈。这些重大人事变动无疑给《财经》杂志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然而,这些离开的媒体人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媒体梦想。

《财经》官方网站沉默:张立晖微博成消息源

鉴于财务报告网站上有关高层胡舒立等人离职之事的公示信息透明度不足,公众对公司内部管理状况有所质疑。针对这一情况,张立晖作了详尽阐述,此次离职并非网站主动性公开行为,而源自联办发表公告后,促使他决定以个人微博形式对外公布此事。

困境中胡舒立等人肩负使命,义无反顾递上辞呈,倾力追求新闻理想。他们的坚决和勇气,将为中国传媒行业注入新动力与信念。

《财经》人事地震:一个月前已有预兆

据悉,近期财经杂志的人事调动并非临时之举,而是长期存在的问题所致。一个月前,对于杂志前途的担忧已然显现。9月25日,《财经》杂志社总经理吴传晖率先请辞,之后又有近60名员工相继离职。

胡舒立的简历:从记者到主编,一路走来的辉煌

生于我国首都北京的胡舒立女士堪称传媒领域的尊崇人物。自1978年以来,她勤奋学习,凭借优秀的成绩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次年,她顺利毕业于此,并就职于《工人日报》国内部担任专题记者。1985年,她首次撰文详尽剖析了华北油田的现况,使得她的职业生涯初露锋芒。

1985年起,胡舒立赴厦门任职驻站记者,次年后出国深造,在美的学术交流长达五个月。回国后,她决然拒绝了洛杉矶某报社海外工作的邀请,坚守初心,返回中国。1991年,其著作《美国报业见闻》问世。

自1992年起,胡舒立女士在《工人日报》沉淀了10年后,选择加入中国首家私人媒体公司运营的《中华工商时报》,担任国际部主任。次年,她远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发展经济学。1995年,她荣获COFJ颁发的“杰出新闻记者奖”。至1998年,《财经》杂志创刊,胡舒立女士被任命为主编。因其对行业内幕的深入报道,《商业周刊》将其誉为证券领域“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性”。

胡舒立女士在传媒领域取得了诸多显赫成就,赢得了行业高度认可与尊重。然而,她毅然辞职,全身心投入传播个人传媒理念的事业中。

《财经》与《财新》:新旧交替,媒体界的未来展望

尽管胡舒立离职事件引起了《财经》团队调整,但这并未能阻碍中国传媒业的优化进程及预判趋势。

在《财经》及《财新》完成新旧交替之际,我国传媒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胡舒立女士的离职,标志着一段光辉历史的落幕,同时也意味着新时代即将启程。我们期待《财新》以全新的态势,引领中国传媒产业走向更璀璨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