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邮箱:
与你一起分享生活
Copyright©
您的请求在Web服务器中没有找到对应的站点!
可能原因:
如何解决:
作者:黎荔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也被称之为混合现实。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到现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与传统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所要达到的完全沉浸的效果不同,AR技术致力于将计算机生成的信息同真实世界中的场景结合起来,构造虚实结合、引人入胜的交互环境。简而言之,VR是虚拟现实,看到的场景和人物全是假的,是把你的意识代入一个虚拟的世界。AR则是增强现实,看到的场景和人物一部分是真一部分是假,是把虚拟的信息带入到现实世界中。
一个叫“New Dimensions”VR主题展会,2015年10月底在约翰内斯堡歌德学院举行,给南非带来艺术知觉的冲击。这个VR展会的主题围绕前沿技术在文学、美术、表演、音乐以及影视上艺术性的表达展开,参展者可以在现场体验到浸入式的VR视频,比如进入到哥斯拉式的怪兽战争中。展会编剧兼导演Ian Hunter是首屈一指的视觉特效总监,他监制的黑暗骑士、博物馆奇妙夜2和盗梦空间都曾拿过视觉特效大奖。
2015年10月底,《纽约时报》宣布加入了虚拟现实板块,这一消息对整个传媒行业产生震动。11月10日《纽约时报》推出了名叫 NYT AR的虚拟现实App。该应用首次登台为用户带来了两部特色电影,一部名称为The displaced的讲述了三个小孩子卷入世界难民危机而流离失所的故事,而另一部则讲述了最近《纽约时报》杂志封面的制作故事。The displaced运用了深度报道的技巧,用户通过虚拟现实眼镜观看这场电影,能够体验到亲临战火现场的感觉,亲身经历灾难下民众的恐慌情绪以及周围的环境,千疮百孔的教室,一片致命的沼泽,年轻的流亡者在辛苦劳作等。而杂志封面的幕后故事“行走在纽约”,用户有机会感受从直升机上俯瞰整个曼哈顿。
读者利用谷歌推出的Cardboard眼罩观看,但必须与智能手机配合使用。谷歌向《纽约时报》的订阅者提供超过100万个纸板做成的增强现实眼罩。时报编辑杰克•西尔沃斯坦(Jake Silverstein)说:“增强现实的力量在于,它能在观众与人物和事件之间建立一种独特的移情关系。”他认为这项技术拥有巨大的潜力,可以让观众了解最难以进入的地区的新闻和故事。我认为AR技术的出现将成为一个时代的分水岭,尤其对于新闻界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讲故事的方式,可能会对未来报纸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5年是梵高逝世125周年,为了纪念这个“天才的画者”,9月25日,一场名为“梵高地图“虚拟现实艺术展登陆北京,这次展览区别于单纯的光影艺术,主办方联合了蚁视科技、易游无限、Depth-VR等视觉领域的前沿科技公司,大胆采用了AR技术、VR技术、无人机航拍等,试图以超大视角、无畸变画面以及极强的浸入感打造真正的立体视觉体验。在强大科技支撑的基础上,航拍团队远赴荷兰、法国等多地,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无人机航拍取景,从梵高生命的起点——津德尔特开始,跟随梵高的人生足迹,重走梵高的艺术之路。拍摄的全部素材在展览中利用AR和VR技术,通过穿戴式设备及交互体验式设备为观众免费开放体验。展览期间,由荷兰梵高美术馆授权的独家珍贵资源,在展览中一一呈现,立体式重现梵高星空下的咖啡馆、梵高工作室及梵高卧室等场景。整个展览以梵高的一生为时间线索,在梵高人生的各重要节点,通过权威文字解读、珍贵图片史料展示,让每个人在踏入展览的一刻起,便仿佛走进了梵高短暂而激烈的艺术人生。
数字与虚拟的概念,十多年前对大多数人来说还很陌生,如今它所带给人类社会的各种应用,已经无所不在地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数字新媒体艺术作品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当代艺术展览中,全球各大美术馆和博物馆都在使用数字科技手段保存和复制昂贵的传统艺术品。不仅故宫和中国美术馆等大型国家级艺术单位如此,许多民营的美术馆、艺术中心和画廊也都在不同程度地推进各自的数字化进程。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被视为中国馆镇馆之宝的百米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以前所未有的交互式体验,让人们感受到高新科技与传统艺术结合的神奇魅力。但这仅仅是数字艺术探索的开始,VR和AR技术可以进一步成为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媒介和手段,以人工智能的力量创造着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形式。
作为国内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机构之一,今日美术馆携手当今前沿科技力量,在国际各领域高端文化层次的支持下,致力于打造“赛博空间”中的新型美术馆,其高科技艺术展示空间包括以大型环幕、大型三维立体投影、头盔显示器、360度可触摸设备、数据手套以及各种多感知系统为核心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混合现实”环境。这个美术馆环境的基本特征是多感知性、深度沉浸和临场体验。进入其中的观众,将成为参与者、交互者甚至玩家,在艺术思维与科技工具的密切交融、深层渗透中产生全新的认知体验。
2009年9月5日,中国当代雕塑界代表人物隋建国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了名为“运动的张力”的大型装置作品展,其中一件极具创造性的作品,试想通过几个巨型球体的移动在美术馆空间中展现一个复杂的动力循环系统,但由于作品体积过于庞大,场馆空间有限,同时也考虑到观众在观展时的安全问题,该作品的最初想法未能在展览中实现。这个永远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遗憾,最终在数字虚拟技术的辅助下得到了再现的可能。2011年,由数字美术馆技术团队制作的“运动的张力——隋建国虚拟展”正式上线,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置身于今日美术馆的3D虚拟还原场景中,体验到该作品的最初想法,并可使用鼠标与作品进行自由的拉拽互动。没有闭馆时间、闭幕时间,也没有撤展时间;不会受空间限制、成本限制,也不会受地域访问的限制,即使身在地球另一边的人们也能够观看和参与展览,真正的实现了“永不落幕和可移动的美术馆”的核心理念。
2015年8月底,今日美术馆“未来馆”揭开神秘面纱,这也预示着全球首个“云端”美术馆的落成。今日美术馆提出三重美术馆的建设思路,一是传统的实体场景美术馆,二是云端美术馆,三是两者的结合界面,人机互动增强和释放奇幻现实。放置在展览现场的平板电脑通过APP链接云端,同步创造出一个虚拟空间并任由观众各种运行,进一步将作品展示得更充分。这一伴随着虚拟现实时代的来临而产生的新的艺术美学逻辑,将把人们带入由多感知系统和灵境技术创造的深度沉浸以及心灵震撼体验中,并由此引发艺术带来的更为深远的人文思考与人类新的灵性探索。从此,行走于云端和大地之间的艺术家,不再总是或多或少受到物理世界固有逻辑系统的支配,为空间、体量、时间性这些约定俗成的概念所束缚,他们的创作自由与创作空间将得到巨大释放。艺术家通过对VR、AR等技术思想的把握,可以采用更为自然的人机交互手段控制作品的形式,营造出更具沉浸感的艺术环境,打造现实情况下不能实现或难以实施的艺术梦想,并赋予创造的过程以新的含义。
目前,AR和VR技术,在工业设计、机械制造、建筑、教育和娱乐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相较而言,AR提供了一种更容易实现的虚拟现实的方法,将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重合/叠加,是混合现实,而不是替换现实,更代表了下一代更易使用的人机界面的发展趋势。
有人曾经预言,如果以二零零零年作为一个时间结点,人类在未来的一千年里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纪元,即一个由“人机共生”的关系而产生出的虚拟世界。似乎就是从今年初开始,有关AR和VR将会颠覆全球娱乐产业,“2016年将是虚拟现实的元年”这样的论调就开始扶摇直上。我想,一些重视高科技手段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将会越来越多地开始探索AR和VR技术的可行性和途径,以此来使他们的展览更加栩栩如生。利用AR技术,博物馆艺术馆参观者,会有一种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产生互动的幻觉,沉浸入从物理到感性的混合现实体验中。AR正在为培养和吸引博物馆和艺术馆爱好者提供超凡的可能性。例如,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尼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目前在其“皮肤和骨骼”(Skin & Bones)应用软件中使用它来重现灭绝的动物,芝加哥历史博物馆使用它在熙熙攘攘的现代都市直播视频上显示历史图片。未来博物馆艺术馆和其他文化机构对AR和VR的使用可能无穷无尽。
想想那个有趣的场景吧,在父亲陪同下进入自然博物馆的小女孩,突然拉紧了父亲的大手:“天哪!博物馆到处都有恐龙在走来走去!'”我们不需要通过基因复原工程来造一个昂贵而危险的侏罗纪公园,一样可以达到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为一个虚拟世界正被套在现实世界中并进行互动。嘿,小心那头冲你张开血盆大口的霸王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