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
>
股权激励是公司吸引人才,将其与公司绑定,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统计数据显示,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集中营的科创板,已经实现股权激励全部覆盖。
股权激励整体情况如何,实施后真能提升业绩么,对股价影响如何呢?
Choice数据库显示,截止8月20日,A股共有1488家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不包含董事会、股东大会决议中)。
按激励股份数量与预案公布日收盘价计算对应市值,2005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为将员工与公司绑定给出的让利越来越多,在2017年时更是达到1083.49亿元,此后略有下滑,如下所示:
由于A股不断去旧纳新,当然纳新居多,绝对数指标分析失之偏颇,而净利润由于被操作空间较大,这里使用各年营业收入增长公司数量占比对每年上市公司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整体表现较好年份,上市公司发布股权激励方案积极性更明显。
牛牛研究中心认为,在整体市场环境不好时,上市公司当然更想实施股权激励,但职业经理人等也无法避免系统性风险,这种情况下实施股权激励,对管理层而言更多的是水中月,镜中花,且产生舞弊可能性更大,环境较好时实施股权激励实际意义更明显。
从行业来看,房地产开发、白色家电及行业应用软件三大行业对应激励市值最高,分别为318.61亿元,288.57亿元和285.11亿元。具体到公司来看,用友网络、美的集团和网宿科技是实施股权激励次数最多的上市公司,分别实施12次,11次和9次。不过如果考虑到激励股份数量占总股本比例,红墙股份、汉得信息和瑞丰光电才是最舍得的公司,激励股份占比分别为23.67%,22.93%和22.79%。
股权激励对应市值最高的前20家公司,牛牛研究中心整理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20家公司基本上都是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我们一直所认可的白马股。美的集团以259.14亿元的激励金额排名首位,广汽集团和海康威视排名次之,分别为130.09亿元和69.65亿元。
接下来,牛牛研究中心带您看看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和股价的影响。
首先是业绩方面,对2005年-2017年间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统计后发现,整体来看,各年中仅2008年净利润略有下滑,具体如下所示:
为了进一步说明股权激励是否会影响公司业绩,牛牛研究中心还整理了2005年-2017年,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中位数指标(极端值较多,中位数比平均数更有参考意义),将其与股权激励实施当年净利润增速对比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除少数年份,如2007年,2008年和2012年外,实施股权激励公司净利润增速整体表现比A股要好,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具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为了避免收到部分实施股权激励公司体量较大,影响到整体结果,牛牛研究中心还统计了各年净利润增长公司数量占比情况,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2008年表现最差,当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仅有54.55%净利润最终增长,而2005年和2009年则惊人的全部实现上涨。整体趋势而言,2009年以来,股权激励实施当年上涨公司数量占比有所下滑。
据牛牛研究中心统计结果,2018年以及2019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当年净利润实现增长的公司占比各为66.35%和75.00%,而2017年时这一比例还为78.43%。
牛牛研究中心进一步对2005年至2017年间,A股净利润增长公司数量占比与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中净利润增长公司占比情况统计如下:
可以看到,股权激励后净利润增长公司所占比例比A股整体而言更高,一般情况下高出十多个百分点。
然后是投资者们最为关心的股价环节。
可以看到,除2008年,2011年和2018年外,大部分年份股权激励实施当年均获得上涨,整体涨幅平均达53.16%。股权实施次年,14年间则有5个年份下跌,上涨概率为64.29%,股权实施第三年,共有7个年份下跌,占比达50%。不仅如此,从累计涨跌幅来看,股权实施第三年表现也最差。
将2005年-2018年间股权实施当年涨跌幅与沪指当年涨跌幅对比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实施股权激励公司整体涨跌幅大部分年份表现都好于沪指,在2009年和2015年最为明显。
按照申万二级行业分类后发现,股权激励实施当年表现最好的行业为证券、文化传媒、种植业、生物制品和文化传媒行业,具体如下所示:
牛牛研究中心了解到实施股权激励的证券公司分别是中信证券和东方财富。其中中信证券在2006年9月实施股权激励,而当年公司股价从年初的1.30元/股大涨至年底的6.85元/股,更在2007年10月达到阶段性高峰27元附近,这一阶段正是A股的超级大牛市时期。东方财富的股权激励分别发生在2011年和2014年,其中2011年实施后公司全年跌幅为45.74%,而2014年下半年,杠杆牛市初期,东方财富也获得不错的涨幅,全年涨幅为231.96%,这两家券商股权激励实施后主要得益于牛市行情。
对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营收规模及净利润情况整理后发现,营收规模越小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当年涨幅越大,不过,此后表现却下滑明显,如下所示:
同样的特征也出现在不同净利润公司身上,
牛牛研究中心认为,这可能与业绩规模较小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时确定的增长率等指标较业绩规模大的公司更为乐观,但市场有风险,此后业绩不达预期会让公司股价表现不及实施当年,而业绩规模较大公司大部分都是龙头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强,此后股价波动也就比小公司平滑些。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北交所新三板2021年市场自律监管报告:有序出清劣质公司 强摘336家
北交所开市以来10家公司终止排队 这四大问题或是绊脚石
北交所新三板市场2021年融资281亿元 服务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WaBei.CN © 2007-2022
京公网安备110105010276
挖贝网专注于新三板、A股和港股报道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K线的型态可判断出交易时间内的多、空情况。
例如光头光脚的大阳线,表示涨势强烈。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在使用K线图时,单个K线的意义并不大。
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在图表上即形成一些特殊的区域或形态,不同的形态显示出不同意义。
K线图通常有分为日、周、月、季、年K线图,平时最多用日K线图,里面有5日、10日、20日、30日、60日等均线,分别用白、黄、紫、绿、蓝等颜色在图中显示,其各线参数和颜色可以改变的,那些均线在不同情况下可成为支撑线或阻力线,从各均线可看出股票的运行趋势。
在股票市场所讲的趋势,就是股票K线连续组合的总体运行方向。
比如日K线在5、10、20、30日均线的上方,且各均线是向上,虽然其中有升有跌(均线在K线下方时都起着一定的支撑作用),这时的趋势是向上没有改变。
相反日K线在各均线的下方,且各均线是向下的时候,其中同样有升有跌(均线在K线上方时都起着一定的阻力作用),这时的趋势是向下没有改变。
如果均线由向上改变成向下,或由向下改变成向上,这时就有可能改变原来的趋势。
可根据其运行变化来选择股票的买卖点。
5、10、20日线显示出较短时间的趋势,30、60、120、250日线则显示中、长时间的趋势,周期越长所显示趋势运行时间就越长。
观察换手率
换手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中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强弱的指标。
计算方法:换手率=(某一时间内的成交量/发行总股数)×100%
换手率低表明多空双方看法基本一致,股价一般会由于成交低迷而出现横盘整理或小幅下跌。
换手率高则表明多空双方的分歧较大,但只要成交能持续活跃,股价一般会呈小幅上升走势。
换手率越高,也表示该股票的交易越活跃,流通性越好。
做短线看资金流向
1、选择近日底部放出天量的个股(日换手率连续大于5%—10%)跟踪观察。
2、(5、10、20)MA出现多头排列。
3、60分钟MACD高位死叉后缩量回调,15分钟OBV稳定上升,股价在20MA上走稳。
4、在60分钟MACD再度金叉的第二小时逄低分批介入。
资金流入就是投资者看好这只股票,上涨机会就较大,若是资金流出相对来说投资者不看好该股票的未来走势,或是已有一定涨幅有获利回吐出现。
再结合看股票的运行趋势,中线看趋势。
再看成交量(内盘+外盘就是成交量)
内盘,外盘这两个数据 大体可以用来判断买卖力量的强弱,若外盘数量大于内盘,则表现买方力量较强,若内盘数量大于外盘则说明卖方力量较强。
通过外盘、内盘数量的大小和比例,投资者通常可能发现主动性的买盘多还是主动性的抛盘多,并在很多时候可以发现庄家动向,是一个较有效的短线指标。
1、成交量有助研判趋势何时反转,价稳量缩才是底。
2、个股日成交量持续5%以上,是主力活跃其中的标志。
3、个股经放量拉升横盘整理后无量上升,是主力筹码高度集中控盘拉升的标志。
4、如遇突发性高位巨量长阴线,情况不明时要立即出局,以防重大利空导致崩溃性下跌。
像TCL集团这种低价股,他们应该不会立刻套现吧?回答:
坊间传闻称,公告称所谓的重大事项很可能是一次大范围的股权激励方案很快会出台。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TCL集团的股权激励方案涉及范围广泛,获得激励权利的人数可能在百人左右。
家电行业内人才流动性较大,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为了挽留原有人才,同时吸引其他人才加盟,都在实施股权激励。
如果不是為了挽留人才,老闆一般不捨得給好處的,具體到這個公司,才出方案,利好未來發展,因為期權就是個吊在眼前的胡蘿蔔,要讓趕路的馬加快跑的,只有未來搞好了才有吃到的份,否則就是泡泡,所以暫時還遠不到擔心套現的時候。
趋势线和均线都是股票投资中常用的技术分析手段,其中均线似乎是被关注得更多,关于均线系统的说法也很多,很完善。
趋势线就是很简单的直线,或者是高点连接,或者是低点连接,从而成为压力线或者支撑线,也许是因为它很简单,所以,感觉上很多专家对它是不屑一顾的,很少见到拿趋势线来进行技术分析的,倒是不同周期的均线系统被大说特说。
不过,无论是说的多也好,被人冷淡对待也好,关键问题还在于哪个更准,更有实用价值。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的感觉似乎是均线并没有多准,很多均线无论支撑也好,还是压力也好,都要更容易被突破,从而使依据它们做出判断和操作的人受到损失。
而趋势线倒是将长中短期结合起来后,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准确的判断。
越简单的东西往往越有效,也许在这里也得到了一个小小的证明。
光说不练没有用,看一张近期的上证大盘走势图吧。
目前股指运行在上下两根趋势线相交前的小小空间里,很快将选择突破,这也就是我上周说的周四或周五突破的原因。
昨天股指已经突破了前期的压力线,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对长期趋势线的突破,但目前还有一根短期压力线在上面,今天已经冲到该点位并受阻回落。
但因为已经突破了长期的压力线,而且突破后即变为支撑线,这根支撑线又在脚下,所以回落空间很小,大盘还将再次选择突破,只是时间是个问题:或者短期即向上突破,或者沿支撑线下滑,待机上攻。
方向选择上,配合量能和其他周期的K线(感觉上比较有价值的是60分钟K线)应该会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了。
相对而言,让人眼花瞭乱的均线系统,我倒没看出多少有价值的信息。
虽然简单,但更容易很多人忽视。
不要盲目地以为比古人聪明啊!“大道至简”这个古训还是要牢记的。
如何正确分析股票趋势,看懂你就是股市高手
趋势线理论认为既成趋势不会轻易改变,有助于判断价格运行的规律,顺势而为,是趋势分析的基础,了解了趋势,才能将利润最大化。
一、趋势线
1.所谓趋势线,就是根据股价上下变动的趋势所画出的线路,画趋势线的目的,即依其脉络寻找出恰当的卖点与买点。
趋势线可分为上升趋势线,下降趋势线与横向整理趋势线。
2.股价在上升行情时,除了在连接股价波动的低点画一直线外,也应在连接股价波动的高点画一直线,于是股价便在这两条直线内上下波动,这就是上升趋势轨道。
股价在下跌行情时,除了连接股价波动的高点画一直线外,也要在股价波动的低点画一条直线,股价在这两条直线内上下波动,这就是下跌趋势轨道。
股价在横向整理时可形成横向箱型趋势线。
二、趋势理论的缺陷
(1)趋势理论主要目标乃探讨股市的基本趋势(Primary Trend)。
一旦基本趋势确立,趋势理论假设这种趋势会一路持续,直到趋势遇到外来因素破坏而改变为止。
好像物理学里牛顿定律所说,所有物体移动时都会以直线发展,除非有额外因素力量加诸其上。
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趋势理论只推断股市的大势所趋,却不能推断大趋势里面的升幅或者跌幅将会去到那个程度。
(2)趋势理论每次都要两种指数互相确认,这样做已经慢了半拍,走失了最好的入货和出货机会。
(3)趋势理论对选股没有帮助。
(4)趋势理论注重长期趋势,对中期趋势,特别是在不知是牛还是熊的情况下,不能带给投资者明确启示。
三、趋势理论的其他分析方法
(1)用两种指数来确定整体走势
著名的道琼斯混合指数是由20种铁路,30种工业和15种公共事业三部分组成的。
据历史的经验,其中工业和铁路两种分类指数数据有代表性。
因此,在判断走势时,趋势理论更注重于分析铁路和工业两种指数的变动。
其中任何单纯一种指数所显示的变动都不能作为断定趋势上有效反转的信号。
(2)据成交量判断趋势的变化
成效量会随着主要的趋势而变化。
因此,据成交量也可以对主要趋势做出一个判断。
通常,在多头市场, 价位上升,成交量增加;价位下跌,成交量减少。
在空头市场,当价格滑落时,成交量增加;在反弹时,成交量减少。
当然,这条规则有时也有例外。
因此正确的结论只据几天的成交量是很难下的,只有在持续一段时间的整个交易的分析中才能够做出。
在趋势理论中,为了判定市场的趋势,最终结论性 信号只由价位的变动产生。
成产量仅仅是在一些有疑问的情况下提供解释的参考。
(3)盘局可以代替中级趋势
一个盘局出现于一种或两种指数中,持续了两个或三个星期,有时达数月之久,价位仅在约5%的距离中波动。
这种形状显示买进和卖出两者的力量是平衡。
当然,最后的情形之一是,在这个价位水准的供给完毕了,而那些想买进的人必须提高价位来诱使卖者出售。
另一种情况是,本来想要以盘局价位水准出售的人发觉买进的气氛削弱了,结果他们必须削价来处理他们的股票。
因此,价位往上突破盘局的上限是多头市场的征兆。
相反价位往下跌破盘局的下限是空头市场的征兆。
一般来说,盘局的时间愈久,价位愈窄,它最后的突破愈容易。
盘局常发展成重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代表着出货和进货的阶段,但是,它们更常出现在主要趋势时的休息和整理的阶段。
在这种情形下,它们取代了正式上的次级波动。
很可能一种指数正在形成盘局,而另一种却发展成典型的次级趋势。
在往上或往下突破盘局后,有时在同方向继续停留一段较长的时间,这是不足为奇的。
(4)把收盘价放在首位
趋势理论并不注意一个交易日当中的最高价、最低价、而只注意收盘价。
因为收盘价是时间匆促的人看财经版唯一阅读的数目,是对当天股价的最后评价,大部分人根据这个价位作买卖的委托。
这是又一个经过时间考验的趋势理论规则。
这一规则在断定主要趋势的未来发展动向上的作用表现在:假定一个主要的上升趋势中,一个中级上升早上11点钟到达最高点,在这个小时的道氏工业指数为152.45而收盘为150.70,未来的收盘必须超过150.70,主要趋势才算是继续上升的。
当天交易中高点的152.45并不算数,如果下一次的上升的当天高点达到152.60,但收盘仍然低于150.70主要的多头趋势仍然是不能确定的。
(5)在反转趋势出现之前主要趋势仍将发挥影响
当然,在反转信号出现前,提前改变对市场的态度,就好比赛跑时于发出信号前抢先跑出固然不错。
这条规则也并意味着在趋势反转信号已经明朗化以后,一个人还应再迟延一下他的行动,而是说在经验上,我们等到已经确定了以后再行动较为有利,以避免在还没有成熟前买进(或卖出)。
自然,股价主变动趋势是在经常变化着的。
多头市场并不能永远持续下去,空头市场总有到达底的一天。
当一个新的主要趋势第一次由两种指数确定后,如不管短期间的波动,趋势绝大部分会持续,但愈往后这种趋势延势下去的可能性会愈小。
这条规则告诉人们:一个旧趋势的反转可能发生在新趋势被确认后的任何时间,作为投资人,一旦作出委托后,必须随时注意市场。
(6)股市波动反映了一切市场行为
股市指数的收市价和波动情况反映了一切市场行为。
在股票市场,你可能觉得政治局势稳定,所以买股票。
另外一些人可能觉得经济前景乐观所以买股票。
再另外一部分人以为利率将会调低,值得在市场吸纳股票。
更有一些人有内幕消息谓大财团出现收购合并,所以要及早入货,无论大家抱有什么态度,市价上升就反映了情绪,即使是不同的观点角度。
相反,当大家有不同恐惧因素时,有人以为沽空会获大,有人以为政局动荡而恐慌,有人恐怕大萧条来临。
有人听到内幕消息谓大股东要出货套现,或者政客受到行刺。
不论甚么因素,股市指数的升跌变化都反映了群众心态。
群众乐观,无论有理或无理,适中或过度,都会推动股价上升。
群众悲观,亦不论盲目恐惧,有实质问题也好,或者受其他人情绪影响而歇斯度里也好,都会反映在市场上指数下挫。
以其分析市场上千千万万人每一个投资人士的心态,做一些没有可能做到的事,投资人士应该分析反映整个市场心态的股市指数。
股市指数代表了群众心态,市场行为的总和。
指数反映了市场的实际是乐观一方面或是悲观情绪控制大局。
四、趋势线的买点和卖点
在一个价格运动当中,如果其包含的波峰和波谷都相应的高于前一个波峰和波谷,那么就称为上涨趋势;
相反的,如果其包含的波峰和波谷都低于前一个波峰和波谷,那么就称为下跌趋势;
如果后面的波峰与波谷都基本与前面的波峰和波谷持平的话,那么成为振荡趋势,或者横盘趋势,或者无趋势。
这里主要讲的是趋势线,我们如何通过趋势线来找到股票的最佳买点和卖点。
我们既然知道了股价在一个上升趋势中,那么每一个点买入都是正确的,有这么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那倘若我们名阿比了下降趋势在哪儿,我们也能尽快卖出,暂时不再买入,等待抄底机会。
买点一:上破原下跌趋势线的买点
●首先要正确做出趋势线,确定是由两个依次下跌的高点做出的,要把下跌中的所有价格变化都包括在内。
●其次通过判断趋势线的重要程度来决定买卖策略。
主要下跌趋势线的突破卖点更为重要。
●通过时间和突破幅度验证买卖的可靠性。
股价突破趋势线后的涨幅达到突破点的3%以上视为有效突破;突破后股价在趋势线上方三天以上,即视之为有效突破。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是收盘基突破趋势线。
卖点一:下坡原上涨趋势线的卖点
● 首先要正确的画出趋势线,确定是由两个依次上升的低点做出的,要把上涨中的所有价格变化涵盖在内。
●通过判断趋势线的重要程度来决定买卖策略。
上涨趋势线的突破卖点更为重要。
●通过时间和突破幅度验证买卖的可靠性。
股价突破趋势后的涨幅达到突破点的3%以上视为有效突破,突破后股价在趋势线下方三天以上,视为有效突破。
●必须是收盘价突破趋势线。
五、趋势线的作用
一条趋势线一经认可,下一个问题就是:怎样使用这条趋势线来进行对股价的预测工作?一般来说,趋势线有两种作用:
(1)对股价今后的变动起约束作用。
使股价总保持在这条趋势线的上方(上升趋势线)或下方(下降趋势线)。
实际上,就是起支撑和压力作用。
(2)趋势线被突破后,就说明股价下-步的走势将要反转方向。
越重要越有效的趋势线被突破,其转势的信号越强烈。
被突破的趋势线原来所起的支撑和压力作用,现在将相互交换角度。
即原来是支撑线的,现在将起压力作用,原来是压力线的现在将起支撑作用。
趋势线的突破
应用趋势线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怎么才算对趋势线的突破? 这里只提供几个判断是否有效的参与意见,以便在具体判断中进行考虑。
(1)收盘价突破趋势线比日内最高最低价突破趋势线重要。
(2)穿越趋势线后,离趋势线越远,突破越有效。
人们可以根据各支股票的具体情况,自己制定一个界限,一般是用突破的幅度,如3%,5%,10%等。
(3)穿越趋势线后,在趋势线的另一方停留的时间越长,突破越有效。
很显然,只在趋势线的另一方停留了一天,肯定个能算突破。
至少多少天才算,这又是一个人为的选择问题,我们只能说,至少三天。
六、趋势线的应用法则
趋势线的应用法则之一:在上升行情中,股价回落到上升趋势线附近获得支撑,股价可能反转向上;而在下跌行情中,股价反弹到下跌趋势线附近将受到阻力,股价可能再次回落。
也就是说:在上升趋势线的触点附近将形成支撑位,而在下跌趋势线的触点附近将形成阻力位。
趋势线的应用法则之二:如果下跌趋势线维持时间较长,而且股价的跌幅较大时,股价放理突破趋势线,是下跌趋势开始反转的信号。
趋势线的应用法则之三:股价突破趋势线时,如果将原来的趋势线将成为支撑或者阴力,股价经常会反弹或者回落。
趋势线的应用法则之四:在上升行情初期,趋势线的斜率往往较大,回落跌破原趋势线时,通常会再沿着较缓和的趋势线上升,原趋势线将形成阻力,当股价跌破第二条修正趋势线时,行情将反转。
今天的炒股技巧程可泫分享到这,后期继续分享更多的炒股干货,最后,炒股要理性,吃鱼吃中间,不要鱼头鱼尾都想吃;不要总是等到网里有十条鱼了,才收网,网里有五至九条鱼也可以收网。
1:股权激励公布后股价会涨吗
一般都会
2:股权激励对股价有什么影响
1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必须是公司员工,具体对象由公司根据实际需要自主确定,可以包括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以及公司认为应当激励的其他员工(其中,为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在正式颁布的《办法》中明确规定激励对象不应包括独立董事),但是有污点记录的人员不能成为激励对象,以督促高管人员勤勉尽责。结合前一条规定,我们发现凡违法违规的公司和个人都得不到股权激励机制的照顾,这说明股权激励机制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促优汰劣,从微观的角度来讲,对公司高管个人或群体实施股权激励,是使其全心全意把心思放在生产经营上,使得公司经营业绩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每个上市公司质量得到提高,自然股市的整体质量也就得到提高。
在股票来源方面,《办法》明确了向激励对象发行股份、回购本公司股份以及采取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等三个来源。一直以来,股票来源是困扰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最大问题,随着新《公司法》的修订,在资本制度、回购公司股票等方面进行了突破,最终使得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法律障碍得以消除。这几个来源简单明了,既利于管理层监管又利于股民们监督,不给动歪脑筋的人以空子可钻。
在股票数量方面,参考了国际上的一些通行做法,规定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股票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0%;其中个人获授部分原则上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1%,超过1%的需要获得股东大会特别批准。从这里可以看出,管理层的意思还是着眼于激励,但具体公司规模大小的不同,可能还是会造成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国有大盘股,即使10%那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来说,10%还很可能不够分。
在实施股权激励的条件方面,明确了股权激励不是无条件实施的,对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上市公司应当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以绩效考核指标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条件。
此外,《办法》还针对股权激励计划中应该包括的事项和内容做出了较为详细规定或说明,此举给上市公司就如何进行股权激励计划信息披露提供了规范。
2、限制性股票
限制性股票一般以业绩或时间为条件,上市公司向激励对象授予的股票,只有在激励对象达到业绩目标或服务达到一定期限时才能出售。《办法》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业绩条件作了强制性的规定。对于其他激励对象,激励是否与业绩挂钩由上市公司自行安排。
在时间方面,《办法》也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获授的股票规定了禁售期,要求在本届任职期内和离职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转让,以鼓励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长期持股,将个人收益与公司业绩挂钩,克服任职期内的短期行为。对其他激励对象获授股票的禁售期由上市公司自行规定。
3、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是发达国家证券市场通常采用的一种股权激励方式,由于具有“公司请客,市场买单”的优点,一直受到上市公司特别是人力资本密集、股价增长潜力比较大的公司的青睐。《办法》在制订过程中参考了国际上有关股票期权激励的一些通行做法:
股票期权的授出可以考虑一次性授出或分次授出。股票期权的有效期从授权日计算不得超过10年。为了避免激励对象有短期套现行为,《办法》要求权利授予日与首次可行权日之间应保证至少1年的等待期,并且在股票期权有效期内,上市公司应当规定激励对象分期按比例行权。
对于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或行权价格的确定方法,以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30个交易日的平均市价与公布前一日的市价孰高原则确定,不应低于其高者,以避免股价操纵。
考虑到激励对象,尤其是高管人员属于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易出现内幕交易和操纵股价行为,《办法》以定期报告的公布和重大事件的披露为时点,设立了授予和行权窗口期,激励对象只有在窗口期内才能被授予股票期权或者是行权。
4、实施程序和信息披露
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程序为薪酬委员会拟定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后,提交董事会审议,最后由股东大会批准。为了让中小股东尽可能参加表决,独立董事应当向所有股东征集投票权。公司应当聘请律师,并且在二分之一以上独立董事认为必要时,可以要求上市公司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就股权激励计划的可行性、合法合规性发表意见,以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专业顾问和市场监督作用。
在股东大会批准之后,还需向证监会报备,无异议后方可实施。具体实施时,上市公司还应当为激励对象在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开设或指定由证券交易所监控的专用账户,并经证券交易所确认其行权申请后,由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登记结算事宜。
此外,为了增加透明度,保障广大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办法》规定了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不仅要求上市公司在董事会、股东大会形成决议后及时披露,还要求在定期报告中详细披露报告期内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情况。
5、监管和处罚
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办法》制订了严格的监管和处罚措施,包括责令改正、权益返还、没收违法所得、市场禁入等;情节严重的,还将处以警告、罚款等处罚;构成违法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还需进一步解决的难点问题
可以预见,随着《办法》的出台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入,必将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会存在着许多障碍和难点问题:
首先是经营业绩如何评价。在《办法》中规定了对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以绩效考核指标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条件。因此,上市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应当如何建立,具体又怎样计算,怎样与期权激励挂钩,有待进一步完善。现行高级管理人员业绩评价大多以职务和岗位来考核。由于我国至今还没有完全形成经理人员市场化的选择环境,经理职务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其贡献的大小和能力的高低;同时,业绩考核体系也不规范,尤其是对公司的管理部门的业绩评价更难得出一个比较公正的结论。因此,业绩评价成为整个期权计划中难度最大、分歧最多的部分。此外,对于其他激励人员而言,其激励条件就更为模糊,可能会存在比较大的争议。
其次是期权或获授股票的流动性问题。经营者任期届满,或因经营不善被辞退,或因调离、退休等原因离开企业,那么经营者在企业的股份如何兑现,是由继任者购买,还是由离去的经营者继续持股享受分红即使由后继的经营者购买,能否按原价购买,退出的期股价格如何评估等等,都应有原则性的规定。
再次是还缺少法律层面的保障。无论是《公司法》或是《证券法》,对于股权激励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保障。在《公司法》中,只是提到了高管人员的报酬事项,并且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由公司股东大会决定,而经理、副经理及财务负责人的报酬事项由公司董事会即可决定。这与股权激励的审批程序并非完全一致。
此外是缺少财务、税收等制度上的配套。比如,激励对象持股所获红利以及增值收益等是否能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个人所得税如何缴纳,是作一次性收入缴纳,还是按月摊薄缴纳,这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又比如,上市公司对于股权激励如何进行财务上的处理,也需要财政部、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协调,制订相应的会计处理准则。即使在美国这样股权激励较为成熟的国家,其对于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也进行了长时间的争论。
最后,社会观念对此仍有不同的看法。许多已实施MBO,或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其中长期表现仍然欠佳。最典型的非TCL集团莫属,其股价从上市后最高的8.52元,一路跌至现在最低的1.72元。让人对股权激励是否会成为只是高管个人财富增长的一种工具产生了怀疑。
3: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分析
内容来自用户:拉丁神的灯
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分析
股权激励是产权激励理论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实施股权激励具有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提高企业经营水平与经营业绩以及保护公司与股东利益的积极作用。股权激励作用的强弱与其预期收益的大小相关联,并同方向变化。
美国的数据显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比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同类公司的收益率平均高出2个百分点。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影响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的预期,一个是影响上市公司的实际业绩。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初期,股权激励计划强化了投资者对公司业绩提升的预期,对股价的积极影响较大。数据显示,大多数公布股权激励预案的公司股价涨幅都大于同类或同板块的升幅。另外,不同的股权激励工具对股价的影响不同。
我们认为,运用股票期权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未来股价上市空间大于运用限制性股票的公司。同时,应该注意到,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可能引发两种风险,一种是所谓的“压紧弹簧”现象,即在股权激励计划预备实施之前,公司经营者通过某些手法降低公司收益率,压低股价;而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之后,使公司的收益率上升,促使股价回升,从而获得超额收益。另一种是直接进行
4:请问股权激励是怎么回事,对股价有何影响;
对股价没有影响,是上市公司拿出一部分股份分给聘请的高管。
5:岳阳纸业的经营范围
纸浆、机制纸的制造、销售及对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水、电、汽的供应。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
6:岳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系列产品
公司拥有:泰格风尚、泰格风韵、泰格风范、泰格雅贞、泰格雅信、泰格鼎颂、泰格骏颂、泰格永颂、泰格谦颂等系列产品。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
),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连载报告 |2018年度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统计与分析报告(一)
2018年全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总体公告个数高达409,创下自证监会2005年底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来的历史新高,与2017年的405个成为史上“双雄”。
2018年IPO放缓、股市大跌也没有影响上市公司实施激励的热情,说明股权激励已然进入了“常态化”时代,成为上市公司改善公司治理提高治理能力的“必备利器”!
IPO相比2017年明显放缓,2018年A股新上市公司105家,只有2017年387家的27%。
股价预期是股权激励实施后是否能顺利行权(方案成时机是否完成与否)的重要决策基础。2018年A股市场的走势相当惨淡,年跌幅近25%。市场信心受到重挫。
回购新规盘活了股权激励的股份来源形式,增加了股权激励方案的灵活度。
2018年低迷的市场行情让各家上市公司使出浑身解数奋力护盘。上市公司开始密集公告回购进展,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已有789家上市公司公告了回购预案,其中明确回购用途为股权激励的公司有26家。2018年5月中旬,美的集团发布40亿的史上最大规模常规回购预案将上市公司回购引向风口浪尖。9月初,证监会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正案》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修法建议。10月26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公司法的决定,就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做出有关规定。
2018年3月国资委发布《关于开展“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遴选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选取百家中央企业子企业和百家地方国有骨干企业(以下简称“双百企业”),在2018-2020年期间实施“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以下简称“双百行动”),深入推进改革。国资委要求入围“双百行动”的企业要实现“五大突破、一个坚持”,即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法人治理结构、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励机制以及历史遗留问题要实现突破,同时要坚持党的领导。迎着国企“混改”的浪潮,股权激励业务在国有上市公司内的渗透逐渐加深,随着相关监管和法律法规对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业务的逐步规范,国有推行股权激励业务得以健全开展。2018年A股市场共有38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告了股权激励计划,具体时间分布如下所示:
从A股市场整体公告数量上看,2018年度A股市场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基本与2017年度持平。2018年全国共有409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同比2017年增长0.99%,按月度计算,平均每月上市公司就会推出34个股权激励计划。2018年A股股指走势低迷市场整体持观望情绪虽影响了股权激励计划的总体增速,但2018年A股市场的股权激励规模依旧达到了历史新高。
2018年以主板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计划数最多,创业板较比历史数据看逐渐呈现回缩态势。但是以占上市公司总数比重来看,创业板中做股权激励的公司依旧是占比高达42.47%。
若仅从民营上市公司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维度来划分,截至2018年12月31日,民营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371个,占比为90.71%;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告38个,占比为9.29%。
从整体层面来看,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加速落地,股权激励作为国企混改的重要工具推进速度正在加快。但相对于民营企业股权激励计划的自主性而言,其整体速度仍缓于民营上市公司。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能够审批通过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必须是在同行业或者同市场内业绩水平稳定在均值水平以上甚至行业龙头的上市公司。而业绩水平的评价体系,必须是多指标、多维度的综合考评体系且有一定硬性要求。这一点对于本身业绩状况不甚理想、正在寻求企业转型或正在转型之路的国有上市公司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较民营企业仅需通过股东大会审议,国有企业在股权激励的实施过程中面临更多实际监管程序、审批环节,如各级国有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国资委、省政府、市政府等等。
从地区分布来看,沿海开放城市、华东及华南地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数量要远大于西南和东北部地区。广东省在2018年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数量最多,达90个计划,占比22.00%;浙江省、江苏省紧随其后各公告56个计划,分别占比13.79%;其次是北京市,公告45个计划,占比11.08%;上海市公告26个计划,占比6.40%。其他沿海地区包括山东和福建公告数量各为23个和18个,辽宁、天津分别公告数量为8个和6个。内陆地区除四川(15个)、湖南(10个)、河南(8个)和湖北(7个)外,其他地区公告数量均没有超过5个计划。
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在2018年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数量最多,达274个计划,市场占比66.99%;信息技术服务业仅次于制造业,公告48个计划,占比11.74%;其次是零批发售业,公告14个计划,占比3.42%;土木工程建筑业和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业分别公告9个计划,市场占比均在2.20%。制造业作为推动股权激励业务最广泛的行业,一方面是因为此行业本身上市公司体量最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传统制造业正在面临现代工业的转型升级过程,对核心人才的需求日益攀升。而信息技术服务业仅次于制造业,成为第二大推动股权激励业务的行业,得益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以及信息化资源的普及。
从制造业各细分市场角度看,计算机、通信设备行业在2018年度公告数量最多,达到69个计划,在制造业股权激励市场占比25.18%;其次是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公告39个计划,占比14.2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公告了29个计划,占比10.58%;医药制造业公告了28个计划,占比10.22%。其他细分行业公告量均低于20个计划。
在2018年度A股市场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工具选择上,上市公司普遍倾向选择限制性股票作为激励工具。在公告的409个股权激励计划中,有269个计划选择限制性股票,占比达到65.77%;93个计划选择股票期权,占比22.74%;47个计划选择复合工具,占比11.49%。2018年度选择限制性股票的计划最多,但从占比上看,对比2017年度,股票期权(2017年度占比14%)和复合工具(2017年度占比9.34%)是有所提升。从数据统计来看,当前上市公司在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上有着比较高的积极性,且倾向于激励性和约束性较强的激励工具。
从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定人的角度来看,2018年度激励对象人数占上市公司总人数的比重平均在11.62%左右;其25分位值在3.52%左右;50分位值在8.34%左右;75分位值在17.17%左右。其中, 75分位值相对前十年均值水平提高0.55%,说明2018年度的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在员工覆盖率方面有提高趋势。
2018年7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就外国投资者参与A股交易范围进一步放开,就相关账户管理制度修改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8年8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的决定》和《关于修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决定》,进一步放开符合规定的外国人开立A股证券账户的权限,修改后的两则管理办法于2018年9月15日起正式施行。
根据征求意见,此次开放主要是针对以下两类人员在境内开立A股账户,一是在境内工作的外国人;二是修改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将可以成为股权激励对象的境内上市公司外籍员工范围,从在境内工作的外籍员工,扩大到所有外籍员工,即在境外工作的境内上市公司外籍员工,也可以成为激励对象,并可按此申请开立A股证券账户。此次政策的出台无疑是给境内的上市公司激励境外工作的外籍人员带来了更优化的激励方式。但是境外工作的外籍员工参加股权激励,不单单只是政策允许的问题,后续还会面临资金的流入流出、未来解除限售或行权时的纳税等问题。未来境外工作的外籍人员是否能够参加境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还需看后续各个相关部门的实施细则,我们也静待相关实施细则的出台。
从股权激励计划定量的角度看,2018年度授予权益数量数占激励计划公告时总股本的比重平均在2.79%左右;其25分位值在1.08%左右;50分位值在2.10%左右;75分位值在3.19%左右。相比于近十年的历史平均数据都有所下降。其中,25分位值下降0.67%;50分位值也下降0.43%;75分位值下降0.62%。
2018年度A股市场中公告股权激励的公司有66%采用限制性股票作为激励工具,但限制性股票对激励对象的资金压力较大,因此也会限制权益的授予数量。
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上市公司在授予激励对象股票期权时,应当确定行权价格或者行权价格的确定方法。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和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均不得低于股票票面金额,且原则上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不得低于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1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和前20个交易日、60个交易日或者120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之一的较高者;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原则上不得低于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1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50%和前20个交易日、60个交易日或者120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之一的50%的较高者。上市公司采用其他方法确定价格的,应当在股权激励计划中对定价依据及定价方式作出说明。
从2018年度市场数据统计来看,采用股票期权作为激励工具的上市公司均按《管理办法》原则要求定价;采用限制性股票作为激励工具的上市公司几乎也是按照《管理办法》原则要求定价,且授予价格的折扣几乎均在50%。但市场上也有个别上市公司采取其他方式进行自主定价,如九阳股份(002242.SZ)和用友网络(600588.SH)。
2018年4月21日公告其《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其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元/股,而当时苏泊尔股票市价为16.5元/股。苏泊尔给出的定价说明是:公司现金流稳健,财务状况良好,实施本计划所回购股份产生的费用支出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本计划拟以每股1元的价格授予,激励对象亦不必支付过高的激励对价,以保证激励计划的可实施性。公司的发展需要稳定的团队,以较低的授予价格对公司核心人员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能够实现有效的激励,对公司发展产生正向作用。
2018年8月30日公告其《2018年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公司从二级市场回购股票的平均价格的25%。用友网络认为其激励计划股份来源为公司从二级市场回购,从激励性角度说,以回购股票的平均价格作为定价基数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另外,综合激励对象取得相应的限制性股票所需承担的纳税义务等实际成本,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用友网络认为将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确定为公司从二级市场回购股票的平均价格的25%较为合理。
2018年度,采用股票期权的计划中,有91个计划选择在未来定向增发公司股票,有2个计划选择从二级市场回购公司股票;采用限制性股票的计划中,有249个计划选择定向增发公司股票,20个(其中包括1个复合回购的计划)计划选择从二级市场回购公司股票;采用复合工具的计划中,有43个计划选择在未来定向增发公司股票,有4个计划选择从二级市场回购公司股票。选择定向增发的主要原因是不构成对公司本身的资金压力,保证公司现金流充裕。而选择二级市场回购则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首先是因公司现金流充裕,回购股份不对公司运营造成太大影响,且公司回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其次是股份回购不会对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股份造成稀释,不会影响到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的控制。
从2018年度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时间模式选择上来看,71.64%的上市公司选择“1+3”的时间模式,以4年作为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其中1年为等待期/限售期,分3年行权/解除限售;选择“1+2”、“1+4”以及“2+3”时间模式的上市公司均在8%左右;剩余不到5%的上市公司在时间模式选择上更为自主,根据公司激励计划的特定需要而设计。
随着股权激励的整体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逐步认识到制定长期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在推出首期激励计划之后,更多的公司逐步推行多期股权激励计划。截至2018年12月,A股市场共有426家上市公司公告了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125家上市公司公告了第三期股权激励计划;29家公司公告了第四期股权激励计划;10家上市公司公告了第五期股权激励计划;3家上市公司公告了第六期股权激励计划;2家上市公司公告了第七期股权激励计划,1家上市公司公告了第八期股权激励报告计划。
根据2010年至2018年(2006年-2009年除首期外没有上市公司推出多期激励计划)的数据统计,多期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期数的年均增长率超过50%。从多期股权激励计划的市场比重来看,其公告期数从2010年的9.23%增长至2016年的51.02%,多期激励计划的市场覆盖面以年均同比上一年度80.55%的速度增长。2018年多期激励计划的市场占有率回落到41.03%,主要原因是这段时期上市公司推行一期股权激励计划的力度也很大,首期激励计划公告数量达到240家,这也说明越来越多未推行过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正在纷纷涌入市场。
2018 年,A 股上市公司共计公告了 409 个规范类股权激励计划,其中 218 个计划由独立财务顾问出具了报告,比例达到 53.30%。其中,荣正咨询以 159 个计划高居榜首(首期计划数 99 个,二期 40 个,三期 11 个,四期 7 个,五期 2 个),占全部 A 股市场 2018 年公告总量的 38.88%。其中,全市场全年度 252 个首期激励计划,荣正公告 99 个计划,占比 39.29%;全市场全年公告多期计划 157 个,荣正公告 60 个,占比 38.22%。
同时,2018 年度,有独立财务顾问报告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共计 218 个,荣正咨询客户计划数 159 个,占比高达 72.94%,荣正咨询牢牢占据股权激励独立财务顾问龙头的地位;其他 24 家独立财务顾问在 2018 年度合计公告 58个激励计划。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福利贴:听白酒专场策略会,抽取茅台酒!】林园+但斌+5基金经理+6分析师(抽奖:茅台酒)
来源:中金点睛
基于Wind和Factset的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年初至2020年年底,A股和港股市场共有2547家(A股1819家/港股728家)公司颁布了3904份股权激励方案(A股3176份/港股728份),近40%的A股公司实施过股权激励。
展望2021年,我们预计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数量和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
1)注册制全面推进有助于提升公司开展股权激励意愿,未来将有更多的技术型、研发型和服务型上市企业采用更灵活的股权激励机制进一步释放员工活力。
2)股权激励制度规则的放宽也将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开展股权激励的积极性。
3)国企改革实施顺畅,关注国企尤其是央企践行更长效、更健全的股权激励计划。
4)疫情有望“渐行渐远”,经济修复过程也将带动上市公司开展股权激励。
基于Wind和Factset的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年初至2020年年底,A股和港股市场共有2547家(A股1819家/港股728家)公司颁布了3904份股权激励方案(A股3176份/港股728份),近40%的A股公司实施过股权激励。
通过梳理股权激励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我们看到1)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在中国结构转型持续深化、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股权激励以民营企业为主,国企股权激励项目的数量和占比在2019年以来也有所增加;3)从板块来看,往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占据主体位置,但2020年创业板新增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数量反超主板。港股市场上93%实行股权激励的企业来自主板;4)股权激励覆盖行业以新经济类行业为主,其中信息技术板块施行次数相对较多;5)A股限制性股票是主要的股权激励方式,组合工具的使用率有所上升;6)激励方案有效期为4年至5年的比重最大,体现中长期激励目标。
我们将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拟合成指数,中长期来看相关公司表现跑赢同期整体市场表现。具体来说,2010年至今A股股权激励公司分别跑赢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510个百分点和520个百分点;2018年之后港股股权激励公司的表现跑赢恒生指数43个百分点。
我们观察到约66%家公司在发布股权激励预案前一年的净利润增速不及当时市场一致预期;
42%公司发布股权激励时的P/E处于P/E 20%历史低分位区间,47%公司处于P/B 20%历史低分位区间;
统计数据显示在上市的前三年是发布股权激励的高峰期;
但未来国企施行股权激励的数量也有望明显提升。
我们认为随着A股科创板的设立以及创业板改革,未来将有更多的技术型、研发型和服务型上市企业采用更灵活的股权激励机制进一步释放员工活力。今年注册制有望全面推进也给上市公司施行股权激励提供了良好环境;
就股权激励制度本身而言,近年政策层面对股权激励总量、对象、公司资质等的要求也在随着注册制的推进不断放宽,我们预计主板和中小板也有望在股权激励规则上参考科创板和创业板的经验;
明年可重点关注央企股权激励文件出台后在集团层面的落实情况;
2020年部分上市公司受疫情影响较大,经济修复背景下我们预计今年将有更多公司将通过开展股权激励方式进一步激励员工以提升公司业绩水平。我们梳理了一些近年做过股权激励,且基本面相对较好的AH上市公司供投资者参考,详情请见报告原文。
股权激励作为一项长期市场化的奖励机制,对于上市企业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促进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推动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股权激励主要是通过附加条件给予员工一定公司股权或期权等,让其更为积极的参与公司运营、决策,让员工形成主人翁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提升企业综合效益。
中国现代股权制度的探索以1992年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颁布《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为起点。2005年年底国务院首次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从股权激励制度的激励对象、计划要素、实施程序和信息披露进行系统性的规范和指导,并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股权激励开始进行实质性、系统性的探索。在14年的时间内,《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1号、2号、3号》、《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工作指引》等多个政策文件先后发布,不仅在对象范围、考核体系、管理办法、实施程序、信息披露等各个方面进行不断细化和规范,同时积极引导包括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自2006年至2020年,共有254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3904份股权激励方案,更有764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期及以上的股权激励方案。截至2020年底,1819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过(包括停止实施)股权激励计划,1624家A股上市公司正在实施股权激励,占所有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近40%的企业已实施股权激励。
在国家积极推动上市公司探索股权激励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16年1月实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后,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提升。
根据万得统计,200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29日,共有1819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3176个股权激励计划(不含未通过的方案),其中59%的方案是在2016年7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之后发布。2017年股权激励计划出现爆发式增长,397家企业发布448份股权激励计划,达到2016年的1.6倍。2019年股权激励公告数量出现回落,我们认为可能受到内外部环境以及新上市公司数量相对下降等因素的影响。2020年共434家上市企业发布494份股权激励计划,创历史新高。
按企业属性来看,自2010年以来,民营企业发布的股权激励占比平均达到75%。另外,国有企业占比平均为12%,公众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占比平均为8%和4%。
2019年以前,央企施行股权激励在全市场的占比相对较低。在2018年A股新增的股权激励项目中,国企占比仅为11%,央企不及4%。在国企改革的背景下,国资委分别于2019年10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2020年5月出台《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工作指引》,推进完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建立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在此背景下,2019年实施股权激励项目的国企占比达到16%,其中央企比例提升至8%。
此前披露股权激励计划最多的是沪深主板。根据2019年数据,发布股权激励的企业中,沪深主板上市公司达到41%,其中深交所占71%,上交所占29%。其次为创业板、中小板和科创板,比例分别为34%,23%和3%。
2020年6月,深交所修订《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扩大了激励对象范围、增加激励手段、放宽了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同时提升股权激励占总股本的比例。受益于创业板改革,2020年共有145家创业板公司新发布167个股权激励计划,数量超过主板。
2019年6日,证监会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突破了A股股权激励规定的多项限制,提升了科创板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积极性。
从行业分布来看,信息技术、工业、可选消费和材料板块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项目相对较多,而电信服务、金融、能源、公共事业板块相对较少。
新经济板块中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达到220家,其占比也从2010年的54%上升到2020年62%。我们认为主要受益于新经济公司上市数量占比的相对提升以及企业发展和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层面的差异化影响。
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规定,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是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两种主要形式。2013年以前,通过股票期权实行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项目占比相对较高,例如在2009年有86%的股权激励项目是期权形式。而自2013年开始,企业多以限制性股票的方式进行激励,近5年来平均占比达到72%。这一比例的转变也不难理解,从两者的权利义务角度来看,股票期权存在权利义务的不对称性,如果股票下跌或期权计划预设的业绩指标未能实现,激励对象可以选择放弃行权,对激励对象不会造成资金损失,不具有惩罚性;而限制股票在权利义务和奖惩方面都更具有对称性,激励对象在满足授予条件的情况下获得股票后,股票价格的涨跌都会影响激励对象的潜在可得利益,因此具有更好的激励作用,近年来的应用也更加普遍。
从2019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告来看,17%的公司同时实施了限制性股票、股权期权或股票增值权之中的两至三种激励计划,比2018年上升3个百分点。
自2011年至今,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有效期为4年至5年的比重最大,占方案总数的80%-95%。4至5年方案有效期对应3至4年的业绩考核周期,说明上市公司看重“中长期”激励效果。激励周期过短易造成激励对象引起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而激励周期过长,比如达到10年以上,也容易因为激励对象个人对未来职业发展不确定性以及公司经营战略不确定性而导致与激励目标脱节。
图表:股权激励实施数量与IPO数量
图表:民营企业是实行股权激励项目的主力军
图表:…2020年的情况也较为类似
根据Factset的不完全统计,港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数量在2012至2017年之间呈现上升趋势。根据2019年年报统计,共有357家在当年实行股权激励,其中中资股179家,约占中资股总数的15%。
1) 从行业分布来看,可选消费、信息技术、房地产板块的港股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相对较多。实施股权激励的香港中资股公司也多集中在上述三个板块。可选消费、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可选消费以及电信服务等“新经济”板块占比约为60%。
2) 从公司属性来看,民营背景企业占实施股权激励中资股的68%,央企和国企各占7%和4%。从2013年起,央企和国企实施股权激励的数量变化不大,股权激励整体数量的增加主要来自民营企业。
3) 从公司所属上市板来看,2012年2019年实施股权激励的港股93%为主板上市公司。创业板公司仅占7%,低于所有创业板公司数量在港股的比重(14%)。
图表:实施股权激励的中资股近3年在180家上下
图表: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中概股中也是如此
图表:香港中资股也是如此…
图表:央企和国企各占7%和4%
自2006年国资委印发《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 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以来,先后又出台了《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以及《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等多个政策文件,构建了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制度框架。
2020年5月,国资委正式对外发布《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工作指引》,内容涉及央企控股公司股权激励各方面施行细节,我们认为对推进完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建立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具有重大意义。主要内容细节包括:
包括激励目的、对象、确定依据;激励方式(期权、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和标的股票来源(增量或存量);适用范围(A、H上市企业);权益授予数量限制(总量、首次实施、单一对象、预留权益等均有明确的上限标准);行权价格和授予价格(限制性股票价格不低于市场公平价格50%,其中定价基准日为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日,市场公平价格为: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 1 个交易日公司标的股票交易均价,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 20 个交易日、60 个交易日或者 120 个交易日的公司标的股票交易均价之一);有效期及时间安排(如总期限不超10年,权益授予间隔在1年以上,限售期一般不少于2年等)。
包括考核体系的确立(回报、成长能力、运营质量三类考核指标)、激励对象绩效考核评价(主要涉及兑现约束)。
包括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职责、实施程序等)、责任追究与特殊情形处理、财务处理和税收规定等。
包括各级国有股东职责,审议、申报、实施、撤销、终止、重新申报流程,监督管理,信息披露,等等。
总体来看,《指引》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给予了明确、有具体标准的各项安排,有利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工作的开展。
根据万得统计显示,2010年至2020年底共有285家A股上市国企发布379个股权激励计划,尤其是在2016年7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后,实施股权激励的国企数量显著上升。2019年,共有60家国企发布64个股权激励公告。其中央企29家共发布31个股权激励计划,比2018年增加60%。2020年,50家国企发布51个股权激励计划,其中央企为25家共25个股权激励计划。我们认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企尤其是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数量有望提升。
我们将实施或曾经实施过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拟合成指数,与AH的大盘指数进行对比。历史来看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和港股公司表现好于市场整体。
基于万得,我们整理了从2010年至今正在实施或者曾经实施(已停止)的股权激励公司,以此作为指数的样本空间建立指数。该指数以2010年1月1日作为基日,基点为100。在选取样本时,我们按照公司发布股权激励预案的公告的年份为起始年,将该公司证券按当年1月1日作为成分股加入指数。如果遇到一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多于300支的情况,则选择按当年市值最大前300家作为成分股纳入指数。如当年有停止实施的股权激励项目,则在当年把对应公司的证券剔除指数。为真实反映市场中实际流通股份的变动情况,该指数使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方式进行计算。如图表32所示,股权激励指数跑赢上证指数510个百分点,跑赢深证成指520个百分点,以及跑赢沪深300和万得全A指数380个百分点和290个百分点。
我们基于Factset(不完全统计)筛选出各年实施股权激励的港股上市公司,进行指数模拟。具体来说,该指数以2018年9月30日为基日,基点为100。与A股指数编制规则类似,为真实反映市场中实际流通股份的变动情况,该指数使用自用流通市值加权方式进行计算。如图表33所示,实施股权激励的港股上市公司在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跑赢恒生指数43个百分点。
首先,股权激励作为一种业绩奖励机制,可以通过激励董监高等核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来提升公司业绩,从而提高上市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在上述内在逻辑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类型以及发布股权激励的时间点,我们发现1)阶段性业绩不及预期的公司更易施行股权激励;2)处于历史估值低位时,公司更有意愿开展股权激励;3)次新股较易开展股权激励,上市前三年是发布股权激励高峰期;4)民企历史上是股权激励的主力军,但未来国企施行股权激励的数量也有望明显提升。
通过分析公司发布股权激励预案的时间节点与业绩的关系,我们发现约66%家公司在发布股权激励预案前一年的营业收入增速不及市场预期,约75%的上市公司发布股权激励的前一年净利润增速不及市场预期(基于万得一致预期)。
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发布股权激励预案的时间节点与该公司股票历史估值的关系,我们发现42%的公司发布股权激励时的P/E估值处于其上市以来的P/E历史20%低分位区间,47%公司处于P/B历史20%低分位区间。
上市3年内是实施股权激励的高峰期。根据万得数据,54%的公司在上市3年内发布了股权激励项目,可能意味着公司上市的初期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信心,同时对激发员工积极性有较强的动力。
万得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数量占所有股权激励公司的74%,是实施股权激励的主力军。但未来国企施行股权激励的数量也有望明显提升。
图表:47%公司处于P/B20%历史低分位
图表:54%的公司在上市3年内发布了股权激励计划
2020年百年一遇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冲击中国经济基本面及资产价格表现。在此背景下,我们看到2020年权激励项目的发布数量不减反增,表明股权激励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优化公司治理、提高竞争力的“常态化”手段。我们预计受益于科创板和创业板企业实行股权激励的热情不减、注册制改革、以及国企改革等背景因素,2021年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数量和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
我们认为科创板和创业板在未来将有更多的技术型、研发型和服务型企业采用更灵活的股权激励机制进一步释放员工活力。今年注册制有望全面推进也给上市公司施行股权激励提供了良好环境。
就股权激励制度本身而言,近年政策层面对股权激励总量、对象、公司资质等的要求也在随着注册制的推进不断放宽,近年主板和中小板也有望在股权激励规则上参考科创板和创业板的经验。
2020年9月底,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和国务院国资委陆续召开会议,对全面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行动员和部署。展望未来,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推动,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国企有望运用股权激励激发核心员工积极性、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同时,股权激励在国企或央企上市企业的推出也必将是审慎且长期的过程,我们认为股权激励未来将以实现激励与绩效的长期挂钩为方向,以激发管理层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为目标,推动国有企业整体资本绩效的进一步改善。
2020年部分上市公司受疫情影响较大,经济修复背景下我们预计今年将有更多公司有望通过开展股权激励方式进一步激励员工提升公司业绩水平。
我们梳理了一些AH上市公司中,近年做过股权激励,且基本面相对较好的公司供投资者参考,详情请见报告原文。
本文摘自:2021年1月10日已经发布的《股权激励回顾及2021年展望》
分析员 李求索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3070004 SFC CE Ref:BDO991
分析员 王汉锋 CFA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3080002 SFC CE Ref:AND454
向上滑动参见完整法律声明及二维码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电话: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2月24日,上市公司实施105家次股权激励,同比增长6.06%,实施30家次员工持股计划,同比增长50%。
实际上自去年以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数量已呈现增长态势。2月23日,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郭俊表示,2021年,沪深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777家次,相当于前两年的总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209家次,同比增长72.7%。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激增主要源于资本市场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持,以及科创板和创业板的迅速发展。预计监管将不断完善股权激励制度,2022年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将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
谈及去年以来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数量激增的原因,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持以及注册制改革推进的背景下,科创板和创业板发展迅速,两个板块中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企业占多数,需要通过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治理机制吸引创业者和核心技术人才。
据记者梳理,2021年以来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中,科创板和创业板实施数量合计占比分别为45.94%、50.48%。
“科创板上市公司有过半数实施了股权激励,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日益成为创新型企业的‘必选动作’。”郭俊表示。
另外,从制度上来看,科创板和创业板股权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提升了股权激励的吸引力。郭俊表示,为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证监会在科创板和创业板股权激励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创新。与主板相比,科创板和创业板股权激励覆盖面更广,定价方式更灵活,激励方式更多元,激励规模的空间更大。
从行业来看,
生物和电子行业公司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数量较多。据统计,2021年,电子、计算机和医药生物行业实施股权激励数量居前,分别为106家次、99家次和92家次;员工持股计划中,医药生物、电子和机械设备行业数量较多,分别为26家次、24家次和21家次。而综合年内实施完成的105家次股权激励计划和30家次员工持股计划来看,医药生物和电子行业公司分别为24家次和18家次。
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业绩也更胜一筹。郭俊表示,据统计,已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2018年至2020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23.1%,远高于未实施公司3.4%的水平。
粤开
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对《
日报》记者表示,有能力实行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一般是对自身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较为乐观的企业。这些公司多为研发投入较大、对人才需求较强的创新型企业,股权激励的对象可能会以核心员工和技术骨干为主,以期推动公司各项业务线蓬勃发展。
谈及今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的新特点,陈梦洁认为,激励范围有所扩大。“由高层管理层扩至中层业务层,涵盖了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对于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针对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有利于保持其长远竞争能力。”
汪惠青表示,今年股权激励计划呈现两大特征,一方面,今年以来,股权激励计划中,长期激励占比提高;另一方面,“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成为科创板和创业板公司的主流选择,这主要得益于监管对股权激励制度的优化。对上市公司而言,灵活多样的激励方式,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吸引人才,激发企业创造活力。
科创板和创业板的股权激励机制中,新增“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简化了股票授予方式,允许激励对象在符合行权条件后获得并登记上市公司股票,登记后不再设置限售期,直接上市流通,减少了因为不符合行权条件而回购注销的程序,进一步便利操作。
据记者梳理,年内实施完成的105家次股权激励中,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有24家次和29家次,其中,采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分别为22家次和19家次,合计占比77.36%。
谈及2022年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发展趋势,汪惠青表示,由于股权激励机制对企业发展越来越具有战略推动意义,叠加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2022年股权激励预计将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预计监管机构也会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制度,推动股权激励朝着规范化、常态化的方向发展。
“股权激励的实施,能够减少代理成本,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充分有效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一些对自身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较有信心的上升期公司,更有动力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陈梦洁表示。
五一假期期间结束的
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承认卖掉
股票是个错误。
如今,苹果的市值已经稳超2万亿美元,正在库克的带领下,向新的目标发起冲击。去年9月,在库克合同到期之日,为了鼓励库克续约,苹果董事会向他授予了333987股限制性股票。如果业绩达标,库克还将额外获得667974股股票。这是自2011年以来,库克第二次获得股权激励。苹果此举主要是为了挽留库克至少任职到2025年。按当天收盘价计算,这笔股权激励价值约1.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75亿元。
除了苹果,中国的上市公司也很喜欢使用股权激励。
1
据说
董事长雷军很抠门,能省的钱一定要省。很长一段时间,小米手机都没有代言人。直到增长乏力,被竞争对手压的透不过起来,才找人做代言。
对于员工,也不算慷慨,舍不得涨工资,如何留住员工呢?
股权激励。
小米在港股上市的时候,招股书显示,有超过5500名员工持有公司激励股权。
雷军曾在顺为资本举办的一场活动中坦言,小米早期的股权激励,允许员工在股票和现金之间弹性调配比例作为自己的薪酬。其中,最终有15%的员工选择全部拿现金工资,70%的员工选择70%~80%现金和部分股票,有15%的员工拿一点生活费和较多股票。
上市以后,公司董事会授予雷军99亿的股权激励,导致经营亏损76亿。
从某种意义上讲,股权激励是一种非常“便宜”的激励员工的手段,一方面不需要公司真金白银的花钱,另一方面,在公司业绩达到一定标准后,员工的股权才能套现,具有正向的激励作用。
4月29日,
发布公告,进行第八期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总计为8,248万份,对应的标的股票数量为8,248股,占美的集团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17% 。
据测算,公司授予的8,248万份股票期权的理论价值为17.89亿元。
当然了,笔者认为这个测算过程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大致按照35.80%的波动率进行测算。
随着房地产行业降温,家电行业还能否获得投资者的青睐、每年保持这么高的成长性,是个未知数。
2
苹果董事会给库克的股权激励计划由两部分组成,其中33万多股不和公司业绩挂钩,只要库克留任至2025年,这部分股票将在2023年、2024年、2025年以三等份发放;第二部分股票则与公司股东盈利挂钩,库克最多可获得超过66万股。
这份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非常完美,既有为了体现诚意的“保底”份额,也有和股价相关的部分,还有和股东权益相关的部分。
但是,很多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就比较简单粗暴:打钱。
以
为例,2018年年报显示,华夏幸福12人董事会(不含独董)的年薪合计5500万元,股权激励按照当前市值折算,超过3.5亿元。
华夏幸福3.5亿的股权激励并不好拿,打开公司的公告,发现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基本上是要求3年实现净利润翻番,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房地产公司的净利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业绩是多年前预售房的滞后体现,因此2018年公司强行完成并兑现了股权激励。
3
那么,股权激励计划对于公司的股价有没有影响呢?
由于大部分股权激励计划都会制定解锁条件,而这些条件,就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前景,所以会对股价有一定的影响。
2020年8月 5日晚间,伊利股份发布公告,拟向激励对象授予公司限制性股票总计1.8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授予价格为15.46元/股。
第二天一开盘,伊利股份便逼近跌停,随后保持横盘震荡,截至收盘,伊利股份跌8.8%,报收28.1元,当日约蒸发165亿市值。
投资者为什么用抛售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呢?
其实并不是因为股权激励给高管发奖金,而是因为对伊利股份的股权激励达成条件不满意。
据公司公告,这批数十亿的股权激励,分五次解除限售期,2020年起每年一次,每次解禁20%,每次都和上年的净利润增长率挂钩。
问题就出在净利润增长率上。
2019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8%,之后每年大约增长率都比上年增长10%左右。这样的增长率,似乎配不上投资者对大白马的期待。
按照这个考核目标,一部分投资者想当然的认为,伊利股份的增长空间不足了。
然而事实情况是,伊利已经是营收规模过九百亿的市场巨无霸龙头企业,在全国人民人均消费近百元的情况下,已经不可能继续实现超高增速。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深受巴菲特喜爱的
,早就进入了业绩“躺平”阶段,多年营收规模和净利润基本保持不变。投资者看中的是它的现金流和分红,这是消费品行业的必然趋势。
因此,伊利继续维持强劲的市场控制力,股价又继续攀升。
2021年4月,公司发布了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业绩斐然。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968.8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7.38%,净利润 70.9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13%。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数据
再说一季报,伊利迎来了史上最佳一季报:营业总收入达273.63亿元,同比增32.49%,归母净利润28.31亿元,同比增147.69%。
需要明确的是,2020年整个零售行业遇到了巨大的冲击,能够保持正增长的都是奇迹。尤其是像伊利这种超级体量的企业,依然能保持行业领先的成长性,公司在下半年高速发展,基本消除了疫情初期的影响,更是得益于公司强大的全球全产业链布局。
A股也有一些上市公司,和苹果的股权激励考虑的一样周到,这种股权激励发布后,会对公司股价有提升效果。
2019年12月,光迅科技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关于解锁条件,是这么规定的(以第一个解锁期为例):以2018年为基数,2020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5%;2020年ROE不低于10%,且上述指标都不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对标企业75分位值;2020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不低于20%。
这至少使用了4个指标,用的条件是“且”,也就是说,公司必须同时满足这些指标,才能解锁新姿势,哦,不,新激励。
虽然净利润指标比较好修饰,但ROE的指标很难持续造假,而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比是对公司现有销售体系的挑战。
这个解锁条件是公司对自己经营水平非常自信的结果。
但是到了2021年,公司经营状况表现不佳,股价反而下滑剧烈。
4
整体而言,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的业绩考核方面越来越多样化。除设置了公司层面与个人层面业绩考核外,一部分上市公司公司还引入了多层次业绩指标、主营业务业绩指标、附带市值管理目的指标等。
考核指标越完善越合理,越能引起投资者的信任,从而实现双赢的效果。
一份正常的股权激励计划应该是怎样的?
笔者认为,至少是让被激励者“踮脚”才能摸得到的业绩,比如扣非净利润增幅稳定超过前三年平均增幅,比如股票价格保持在一定水平,比如对营收金额设定限制等等。
对于投资者来说,评价股权激励的影响也要从两个方面看待,一方面要考虑到公司的发展趋势和动向,不应简单因为股权激励里的业绩目标就盲目轻信(甚至部分上市公司会虚构一个达不到的业绩目标来博取眼球);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发布的指标过于简单的股权激励计划,要保持警惕。
|
|
京ICP证030173号-1 京网文【2013】0934-983号 ©2022Bai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