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新华社记者 高敬
大山从荒凉苍茫变为绿意盎然,江河重新成为鱼儿嬉戏的家园,一度灰霾的头顶重现碧空如洗……亿万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汗水在神州大地上描绘出一幅山清水秀的美丽画卷。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正在渐行渐近。
行走在山西右玉,一片片整齐排列的树木宛如画卷一般。
右玉县位于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边缘,向来是大风口。70多年前,林木绿化率不到0.3%,一年到头,黄风肆虐,粮食产量极低,严重威胁当地群众生存。
70多年来,右玉干部群众持续不断植树造林,创造了将“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的生态奇迹。如今,右玉林木绿化率提高到56%,还成为远近闻名的育苗基地。
缺林少绿,不仅是右玉,也曾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生态问题。
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3月12日设为植树节。从此至今,中国持续开展了一场世界最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
种下绿色,就种下了希望。
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试点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我国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土地沙化总体实现了从扩展到缩减的历史性转变。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几十年来,多少曾像右玉一样在沙漠边缘挣扎的地方披上绿装,重现生机。
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23.04%,森林蓄积量由90.28亿立方米提高到175.6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全球第一。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0.1%提高到41.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3.45平方米提高到14.8平方米,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中华大地上的绿色越来越多,城乡环境越来越美。
PM2.5,这种还不到头发丝粗细二十分之一的细颗粒物,在2013年成为全中国最关注的环境和健康问题。那一年的新年刚过,多地空气质量数据纷纷爆表。中国东部平均雾霾天数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
一场雾霾遮住了人们的视线,却暴露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经济列车高速飞奔、城镇不断扩张,粗放的发展方式带来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2013年,“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
几年来,在与雾霾交锋的战场上,我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累计完成散煤治理约2500万户,全国淘汰2400多万辆黄标车、老旧车,229家钢铁企业6.2亿吨粗钢产能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及集群,许多地方的钢铁、煤炭等落后产能被淘汰……
蓝天保卫战成效持续显现,各地环境“颜值”普遍提升。
2020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02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同比增加45个。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
人们普遍感受到身边的环境美了,空气好了。前些年还常听到的空气质量指数“爆表”这个词儿,似乎也已经好久没再出现,蓝天白云的好天气正在成为常态。
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实行10年禁渔。
长江曾是渔民的生计来源,也是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和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近些年来,长江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珍稀特有物种资源衰退。禁渔是保护长江生灵的关键之举。
如今,20多万渔民告别了在水里讨生活,退捕上岸后不少人还自愿成为母亲河的“守护者”,护卫着万里长江的生灵。
“十年禁渔”只是我国全力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的任务之一。近年来,长江经济带省市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2020年,长江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水质改善,江豚腾跃,长江母亲河正在重新焕发生机。
珠江流域水质由良好改善为优,黄河、松花江和淮河流域水质改善……近年来,大江大河水质有了明显提升。2020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3.4%,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6%,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广西南宁市那考河湿地公园里,绿植、鲜花组成的层层“梯田”吸引了许多游客。
几年前,那考河还是一条臭水沟,河道沿岸有几十个污水直排口。2015年,南宁市在那考河实施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通过截污改造,那考河蜕变成绿树环绕、风景秀丽的湿地公园。
城市黑臭水体是老百姓身边的水环境问题。截至2020年底,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914个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8.2%,各地环境部门接到群众关于黑臭水体的投诉也越来越少。很多人发现家门口的那条小河沟也悄悄变换了模样。
站在新起点上,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正在向我们走来。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
。
百年来,伴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经历了光辉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
我们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1972年我国派团参加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后,197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
三大环境政策,逐步建立国家、地方环境保护机构,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接轨国际、立足国情,
,污染防治思路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由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由分散治理向分散与集中控制相结合转变,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断向前推进。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
等新思想新举措,要求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在科学发展中不断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
,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党中央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
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
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
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
党的十九大修改通过的党章增加“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2018年3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出台数十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具体改革方案,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制修订近30部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法律,生态环境法律体系日趋完善。
组建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河(湖、林)长制等改革举措全面实施。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为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24.3%,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
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约48.4%,超额完成下降40%~45%的目标。
“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认真落实生态环境相关多边公约或议定书,向国际社会宣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和愿景,积极筹备《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新华社柏林12月12日电 (记者张毅荣)德国智库能源观察学会主席汉斯―约瑟夫・费尔日前在接受新华社书面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越来越大的成就。未来欧中应进一步加强在环境和气候领域的合作。
费尔说,近年来,中国着手解决空气和水污染、垃圾堆积、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很多城市的空气质量有明显好转。中国重视发展电动交通、减少煤电。在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国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特别是在太阳能、风能和储能技术等领域。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减少二氧化碳、遏制荒漠化领域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费尔看来,未来中国可在垃圾转化、可再生能源、造林绿化、有机农业、绿色环保建筑等方面加速发展。届时,其他国家能够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经验。此外,“一带一路”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将对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环保领域的贸易来往起到促进作用。
费尔表示,近年来,欧中在环境和气候领域的合作稳步发展,相关立法交流以及双方在清洁技术方面的贸易均处在较高水平。未来双方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关于政策措施的讨论。
服务邮箱: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
|
|
|
|
|
|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10月31日,浙江省舟山市衢山岛风电场,54台风电机组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清洁能源。
姚 峰摄(人民视觉)
11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致辞。习近平主席指出,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习近平主席提出3点主张: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力度,深入推进清洁能源转型,构筑尊重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方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将坚定不移加以落实。
当前,全球环境治理面临挑战,国际社会瞩目中国“成绩单”。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曾由衷称赞,“中国是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带头人。”
贡献――
“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称,在《巴黎协定》危急关头,中国提出碳排放承诺赢得了世界的称赞。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中国宣布的这一目标“令人鼓舞”。非赢利研究机构“气候行动追踪”组织称,中国的新目标一旦实现,将是所有国家中减排力度最大的,将使全球变暖预测值降低0.2到0.3摄氏度。
《自然》杂志子刊此前曾刊登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自21世纪初以来,地球新增的植被面积相当于一个亚马孙雨林,中国是重要贡献者之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地球观测站”网站刊文称,为了抑制土地退化、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中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保护和扩大森林的计划,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集约型农业。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中国同样行胜于言。中国是最早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自2019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公约》及其各项议定书核心预算的最大捐助国。截至2019年底,中国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达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提前一年实现联合国提出的17%目标。今年9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指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全球环境治理需要各方持续坚韧努力。
“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置于政府工作重要位置,设立生态红线,通过出台严厉的监管措施惩治污染环境行为;还通过立法来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捕猎、交易、运输、消费等行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说。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议题上进行了理念创新,如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为解决全球环境治理困境贡献中国方案,凝聚更多国际共识。同时,中国还将理念付诸实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大力推动环境领域国际合作。
典范――
“对绿色发展有重要启示”
“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前不久闭幕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中国“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一位外国专家评价道,相信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将在“十四五”时期实现新进步,“这将为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提供范例,也将进一步促进全球包容性发展”。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此前发布的《北京二十年大气污染治理历程与展望》评估报告认为,北京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其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做法。
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瑞士和美洲地区主任哈丽雅特・欣茨说,中国长期以来积极参与并推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多边进程,积累的经验技术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很有价值。世界资源研究所执行副主席马尼希巴布纳称,中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提供了重要启示”。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家罗尼・林斯指出,习近平主席的相关主张对人类社会实现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并对疫情后经济的高质量复苏提供帮助。
实实在在的中国贡献,掷地有声的中国承诺,无疑增强了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环境问题的信心。
“被气候灾难笼罩的晦暗天空出现了一缕曙光。”法国《世界报》网站这样评价中国确立碳中和目标的特殊意义。该报道指出,中国的表态“不仅将对气候领域产生作用,还重振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气候外交。”法国气候行动网络国际政策负责人露西尔・迪富尔认为,中国释放出加强气候多边主义的积极信号。
“在清洁能源方面,中国政府眼光长远。”美国《沃克斯》杂志网站称,“中国建立起稳定、有效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其影响将不可估量,将激励其他国家提高自己的减排目标。”
“中国在环境治理上的成就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必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而不必重走资本主义国家当年‘先发展、再治理’的老路。”李强指出,绿色发展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它能保证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和有机统一。
担当――
“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
从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首批缔约国,到倡议共建“绿色丝绸之路”、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注入动力;从积极推进“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到宣布中国碳排放及碳中和目标……国际社会有目共睹,中国可谓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格鲁吉亚《每日新闻网》主编阿弗坦迪尔・奥提纳什维利指出,中国领导人的相关讲话体现了中国致力于绿色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中国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重要贡献。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网站近日报道,因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一些太平洋岛国转而向中国求助,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文章援引所罗门群岛官员的话说:“中国帮助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展现了领导力和责任心。”文章还援引基里巴斯总统塔内希・马茂的话说,“中国认真对待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承诺减少本国的碳排放,而且要帮助太平洋岛国减轻和控制气候变化的影响,全面落实《巴黎协定》。”
西班牙Niusdiario新闻网站称,中国积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展现出中国正以“负责任大国”的身份向世界展示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决心。
李强指出,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破坏全球环境治理进程的情况下,中国提出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环境治理方案,有利于凝聚全球共识,共同应对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挑战。同时,中国强调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充分考虑了各国历史发展、现实情况及各自能力的区别。中国有关全球环境治理的主张,展示出大国应有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
服务邮箱: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
|
|
|
|
|
|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考察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时强调,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近年来,中国推动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十四五”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赞赏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努力,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半个多世纪以来,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库布其沙漠变绿洲,毛乌素沙漠边缘长出“绿色长城”,浑善达克沙地腹地培育出新草场……中国的荒漠化防治成绩举世瞩目,塞罕坝精神凸显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习近平主席强调弘扬塞罕坝精神,把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发展得更好,向世界表明中国致力于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阿根廷阿中研究中心主任帕特里西奥·朱斯托表示,从塞罕坝的历史变迁中,可以看到中国在荒漠化治理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科学教学实验室主任安东·佩热夫表示:“40多年来,中国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分别增长一倍左右,人工林面积居全球第一,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取得巨大成功。”
日本环境卫生中心客座研究员箕浦宏明表示,中国积极推动植树造林工作,营造了包括塞罕坝百万亩人工林在内的广袤森林,这在世界上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大面积种植人工林,有效遏制了荒漠化蔓延,推动了水源涵养和农业发展,可谓一举多得。这一实践为各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提供了范例。”“当前,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影响,中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人类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非洲碳交易所董事韦斯利·道格拉斯表示:“中国环境治理成果显著,特别是空气质量大幅改善。这是中国长期以来坚持国土绿化的成效,也与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密切相关,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和经验值得非洲国家学习。”
今年前7个月,中国新能源产业加快布局,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均有所增长;上半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高0.4个百分点;从智能工厂到智慧家居,从零能耗建筑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加快绿色转型……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征程顺利开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浓郁。
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的埃里克·索尔海姆认为,中国绿色发展的进展“鼓舞人心”,“每个人都在为碳达峰、碳中和作贡献”。他举例说:“在湖北,全球载电量最大的绿色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完成船体建造;在内蒙古,中国企业将建设一个氢能—太阳能—风能综合设施;江苏、浙江等更多地区开展绿色旅游,在关爱自然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国社会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叶连娜·克拉宁娜表示,中国积极推进旨在优化经济结构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扩大节能产业、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等。中国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
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刊文称,中国绿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投资领域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西班牙《国家报》评论称,中国采取多种举措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包括进一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等,生态文明建设正成为中国的优先发展方向之一。
“中国通过不断完善制度来履行绿色发展承诺,包括大力开发清洁能源、推动碳市场交易、发展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以及鼓励绿色金融等。”韦斯利表示:“绿色消费成为趋势,民众环保理念不断增强,政府支持措施及时跟进,形成全社会绿色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欧洲,匈牙利考波什堡光伏电站项目今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在非洲,中企承建的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首批机组开始运行;在中亚,中哈合资建设的中亚最大风电项目——哈萨克斯坦扎纳塔斯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近年来,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已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风电整机制造占全球总产量超过40%。凭借具有竞争优势的清洁能源技术,中国能源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清洁技术需求,加速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发展。
坚定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为全球减碳目标贡献坚实力量。
朱斯托表示,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通过绿色“一带一路”走向世界,清洁能源成为阿中两国合作的支柱之一。利用中国的资金和技术,阿根廷加快开发多种清洁能源,西北部已建成太阳能光伏电站,沿海地区正在充分利用风能,南部建成孔拉水电站项目。绿色经济也造福了当地百姓,提高了当地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阿尔及利亚到塞内加尔,从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到赞比亚、南非,中国的风电、太阳能设备几乎遍布整个非洲。一些中小型新能源发电及储能项目‘点亮非洲’,帮助很多地区实现了从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跨越式发展。”塞内加尔经济学家萨姆巴表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中国的绿色能源产业不断拓展,为全球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中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注重加强生态保护,共促绿色发展。在几内亚湾的加纳特马新集装箱码头,中企在附近设立海龟孕育中心;在安第斯山脉,中企建设美纳斯水电站时开展动植物拯救计划;在新加坡腾格水库的太阳能发电厂,中企坚持水质情况和生物多样性监测,有效保护饮用水源地……
韦斯利说:“中国是全球绿色发展、合作共赢的典范。中国在该领域的经验、技术和人才培养体系符合非洲国家发展需求,非洲国家应该更积极地与中国合作,跟上世界绿色发展的脚步。”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表示:“中国坚持绿色发展,朝着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前进,也将点燃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全球经济绿色复苏注入活力。”
“全球需要通过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世界拥有更多绿色。”索尔海姆说。
(来源:《人民日报》2021年09月01日03版 责任编辑:颜昕)
版权所有:中国气象局
ICP备案号:京ICP备05004897号
网站标识码:bm54000001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环境保护事业有序发展,污染治理成效不断显现;生态文明理念逐步确立,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好转,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7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我国的环境问题逐渐累积显现,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及时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建立并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度体系,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环境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道路。
(一)上世纪70年代后,环境保护理念初步形成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从建国后开始孕育,上世纪70年代正式拉开帷幕。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第一个里程碑。1978年,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写入宪法,为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环境保护政策和制度不断完善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随着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规模扩大,我国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愈发重视,国家及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制度,环境保护事业步入有序发展时期。“六五”期间,环境保护首次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正式把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七五”期间,我国发布首个五年环境规划——《“七五”时期国家环境保护计划》,从此环境保护成为国民经济与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八五”期间,我国提出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明确指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九五”期间,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十五”期间,党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2002年第一部循环经济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制定出台,标志着我国污染治理模式由末端治理开始向全过程控制转变。“十一五”期间,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强化资源管理,建立了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的统计监测及考核体系和相关制度。
(三)新世纪以来,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文明形态的演进、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党的宗旨责任、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视野,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战略,推动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概括了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整体系统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和世界携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的共赢全球观,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核,是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有力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相继出台,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制定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分别简称“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施行,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着眼未来,进一步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作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
70年来,随着环境保护理念的深化,国家不断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逐步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工作,生态保护和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生态状况显著改善。
(一)环境保护投入跨越式增长
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环境状况变化,我国环境保护投入不断增长,特别是从“十五”时期开始,国家积极拓宽环境保护投资渠道,提高资金保障水平,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有力推动了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开展。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大幅提升。80年代初期,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每年为25-30亿元,到80年代末期年度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九五”期末投资总额达到1010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突破1%。“十五”期末,投资总额达到2565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7%;“十一五”期末,投资总额达到7612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84%;“十二五”期末,投资总额达到8806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28%。
2017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9539亿元,比2001年增长7.2倍,年均增长14.0%。其中,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86亿元,增长8.3倍,年均增长14.9%;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682亿元,增长2.9倍,年均增长8.9%;当年完成环境保护验收项目环境保护投资2772亿元,增长7.2倍,年均增长14.1%。
(二)林业生态建设效果显著
林业投资持续增加。2017年,全国林业投资完成额为4800亿元,比2012年增长43.6%。其中,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2016亿元,增长25.7%;林业支撑与保障投资614亿元,增长175.6%;林业产业发展投资2008亿元,增长144.6%。
植树造林工作成果丰硕。2018年,全国完成造林面积707万公顷,比2000年增长38.5%;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60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0.9%。2019年2月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从2000年到2017年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居全球首位,其中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中国巨大的人工造林面积。
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结果,全国森林面积2.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森林蓄积151.4亿立方米。与第一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73-1976年)相比,森林面积增加0.9亿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8.9个百分点,森林蓄积增加64.8亿立方米。
(三)自然生态保护不断加强
自然保护区迅速增加。2017年,全国自然保护区达2750个,比2000年增加152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4717万公顷,比2000年增长49.9%。
湿地保护体系逐步形成。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小区并存,其他保护形式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2013年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万公顷,湿地率5.6%。纳入保护体系的湿地面积2324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43.5%。与2003年首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同口径相比,湿地面积减少340万公顷,减少8.8%;受保护湿地面积增加52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提高13.0个百分点。
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持续加大。2017年,全国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584万公顷,比2000年增加4488万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90万公顷,比2003年增长6.5%。
荒漠化沙化趋势逐年好转。根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沙化土地面积172.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与1999年完成的第二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相比,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6.2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减少2.2万平方公里。自2004年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以来,连续三次监测结果均显示荒漠化沙化面积呈持续缩减趋势。
70年来,我国污染防治意识逐步加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陆续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的制度、政策和措施,环境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防治成效日益显现,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和明显改善。
(一)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不断显现
污染减排既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也是改善环境质量、彻底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1986年国家出台了《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明确提出“对流域、区域、城市、地区以及工厂企业污染物的排放要实行总量控制”,成为我国污染总量控制制度的起源。“九五”期间,首次制定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对12项污染物指标实行排放总量控制,并层层分解落实,以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为抓手,大力推动总量控制计划的全面实施。
“十五”期间,污染减排形势十分严峻。我国开始将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对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6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提出了控制目标。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549万吨,比2000年增长27.8%。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我国节能减排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三大措施,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燃煤电厂脱硫设施等治污减排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污水处理收费、脱硫电价等有效政策措施,污染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185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238万吨,比2005年分别下降14.3%和12.5%,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将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扩大至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种主要污染物,提出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8%、10%、8%、10%的约束性目标。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224万吨,氨氮排放量23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5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851万吨,分别比2010年下降12.9%、13.0%、18.0%和18.6%,均超额完成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十三五”规划纲要继续将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列为约束性指标。2018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7年下降3.1%、2.7%、6.7%和4.9%,均完成2017年排放总量降低目标。
(二)大气污染防治提速发力
2013年,国务院印发“大气十条”,提出了10条35项综合治理措施,重点行业整治、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机动车污染治理等全面推行。“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以上,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累计下降18%。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全面开展,“大气十条”目标全面完成,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提高,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
全国空气质量逐年提高。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35.8%,比2015年提高14.2个百分点。338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79.3%,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重污染及以上天数比例为2.2%,比2015年降低1.0个百分点。
城市颗粒物浓度逐步下降。2018年,全国338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71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18.4%;PM2.5年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2.0%;PM2.5未达标城市(基于2015年PM2.5年平均浓度未达标的262个城市)年平均浓度43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下降10.4%。
重点区域细颗粒物浓度显著下降。2018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了48%、39%和32%。北京市PM2.5大幅下降,从8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51微克/立方米,下降43%。
温室气体排放大幅降低。2018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5.8%,提前完成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45%的目标,为实现中国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并争取尽早达峰奠定了坚实基础。
酸雨区面积明显减少。酸雨污染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地区。2018年,全国酸雨区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5.5%,比2013年降低5.1个百分点,酸雨区面积呈逐年减小趋势。
(三)水污染防治稳步推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陆续颁布了《水污染防治法》《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一系列法规和标准,制定并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计划,发布“水十条”,出台《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通过水陆统筹、河海兼顾,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良好。
地表水水质总体向好。2018年,全国地表水1935个水质断面(点位)中,Ⅰ~Ⅲ类比例为71.0%,比2016年上升3.2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为6.7%,比2016年下降1.9个百分点。
河流水质不断改善。2017年,全国24.5万千米的河流水质状况评价结果显示,全年Ⅰ~Ⅲ类水质河长占78.5%,Ⅳ~Ⅴ类水质河长占13.2%,劣Ⅴ类水河长占8.3%。其中,Ⅰ~Ⅲ类水质河长比例比2016年上升2.1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河长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
湖泊水质有所改善。2017年,全国123个湖泊共3.3万平方公里水面水质评价结果显示,全年总体水质为Ⅰ~Ⅲ类的湖泊有32个,Ⅳ~Ⅴ类湖泊67个,劣Ⅴ类湖泊24个,分别占评价湖泊总数的26.0%、54.5%和19.5%。其中,Ⅰ~Ⅲ类水质湖泊占比较2016年上升0.9个百分点。
近岸海域水质稳中向好。2018年,全国近岸海域417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74.6%,三类海水占6.7%,四类、劣四类海水占18.7%。其中,一、二类海水占比较2016年上升1.2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占比上升2.4个百分点。
(四)土壤污染防治逐步开展
土壤污染防治政策陆续发布。2016年,国务院印发“土十条”,是我国土壤污染治理的首个纲领性文件,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之后陆续出台了《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农用地土壤管理办法(试行)》《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等。201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认真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并规定每十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
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面开展。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国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大力实施。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2018年,全国固体废物进口总量2263万吨,较上年减少46.5%;严厉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行为,“清废行动2018”挂牌督办的1308个突出问题中1304个完成整改;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和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达标排放,存在问题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在2018年全部完成整改,净土保卫战有序稳步推进。
70年来,我国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了从零起步到迅速发展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大,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日益改善。
(一)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
环境基础设施投资
快速增长。2017年,我国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86亿元,比2001年增长8.3倍。其中,燃气投资567亿元,增长5.9倍;集中供热投资778亿元,增长7.6倍;排水投资1728亿元,增长6.1倍;园林绿化投资2390亿元,增长12.2倍;市容环境卫生投资623亿元,增长9.8倍。
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提高。2017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4.5%,比2000年提高60.2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7.7%,提高39.5个百分点
;用水普及率98.3%,提高34.4个百分点;燃气普及率96.3%,提高50.9个百分点;集中供热面积83.1亿平方米,增长6.5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9%,提高12.7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0平方米,增长2.8倍。
(二)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展村庄环境整治,重点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推动农村家庭改厕,农村人居环境日益得到改善。
2017年,全国建制镇污水处理率49.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1.2%,供水普及率88.1%,燃气普及率52.1%。全国乡污水处理率17.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3.6%,供水普及率78.8%,燃气普及率25.0%。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1.7%,比2000年提高36.9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奋斗下,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和长足进步,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依旧严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国家统计局能源司)
6月10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正式公布。这是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等15个单位和部门联合于2017年-2019年开展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这次污染源普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背景下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对全面摸清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环境底数的一次重大国情调查,意义非常重大。
过去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质量快速改善的十年。从这次普查结果数据来看,这十年间的变化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同口径相比,2017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分别下降了72%、46%和34%,体现了我们国家近年来污染防治所取得的巨大成效。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一是重点行业产能集中度提高。和2007年相比,全国造纸、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品产量分别增加了61%、50%和71%,企业数量分别减少了24%、50%和37%,单个企业平均产量分别提高了113%、202%、170%。二是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和2007年相比,造纸行业化学需氧量减少了84%,钢铁行业二氧化硫减少了54%,水泥行业氮氧化物减少了23%。由此可见,过去十年经济发展质量在提升,企业数量少,产品产量增加的同时,污染物排放量在大幅度下降,即单位产品的排污量在大幅下降。
三是污染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工业企业废水处理、脱硫、除尘等设施数量分别是2007年的2.4倍、3.3倍和5倍,都是数倍于十年前污染治理设施的数量;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能力得到普遍提升,畜禽规模养殖场粪便和尿液资源化利用比例分别达到了85%和78%,生猪规模养殖场干清粪比例由2007的55%提高到了2017年的87%;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污染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和十年前相比,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增加了5.4倍,处理能力增加了1.7倍,实际污水处理量增加了2.1倍,城镇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去除率由2007年的28%提高到了2017年的67%;生活垃圾处置厂的数量十年间增加了86%,其中垃圾焚烧厂的数量增加了303%,焚烧处理量增加了577%,焚烧处理量比例由十年前的8%提高到了27%;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厂的数量增加了8.22倍,设计处置能力每年增加了4279万吨,这个数字是上一次普查的10.4倍。集中处置利用量增加了1467万吨,比十年前提高了12.5倍。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是2007年12月31日,第二次的标准时点是2017年12月31日,整整相差了十年。通过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十年来我们国家在生态环境方面取得的成就。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随着全社会的复工复产,个别地区出现了报复性污染。对此问题,6月10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全球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生态环境保护将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战略定力,绝不重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搞一时一地发展的老路,而是要更加充分地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倒逼作用、推动作用和引领作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王希文)
服务邮箱: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
|
|
|
|
|
|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从飞跃发展带来环境阵痛,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70年来,伴随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加速推进,我国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道路。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如今,我国生态文明红利正不断释放,越来越多的地方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绿水青山美丽画卷越铺越广,金山银山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曾经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原来几乎寸草不生、动物绝迹。如今,6000平方公里的绿洲,5000亿元的生态财富,让库布其沙漠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为世界提供了荒漠化治理的中国样本。
2019年2月,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从2000年到2017年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居全球首位。
从荒漠化治理到污染物减排,从环境治理到生态经济,从城镇到乡村,70年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非凡成就。
污染物排放多次超额完成控制目标。201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185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238万吨,比2005年分别下降14.3%和12.5%。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224万吨,氨氮排放量23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5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851万吨,分别比2010年下降12.9%、13%、18%和18.6%。
保护“蓝天”“碧水”“净土”,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初战告捷。“大气十条”目标全面完成。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35.8%,比2015年提高14.2个百分点。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5.8%,提前完成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45%的目标。全国地表水1935个水质断面(点位)中,Ⅰ~Ⅲ类比例为71%,比2016年上升3.2个百分点。全国固体废物进口总量2263万吨,较上年减少46.5%。
在河北廊坊市安次区龙河湿地,大批的鹭鸟正从天然湿地迁徙而来。而在几年前,龙河水资源严重不足、自净能力差、淤积严重、景观缺失。龙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2018年4月,湿地项目进入场地,当年10月就投入运营,如今国控断面水质已经达标。现在这里迎来了大群的鸟和各种原生鱼类,当地村民还用捞捕的鱼实现了创收。
“参照国际经验并综合考虑我国治污减排的进展,可以预见,2035年左右我国的环境质量将实现根本性改善,实现‘碧水蓝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环境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健鹏表示。
走入河北廊坊辛房村,家前屋后两平方米左右大小的庭院式污水处理设施令人眼前一亮。生活污水进入调节池以及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后,污水净化进入清水池。“不用村民掏一分钱,就将厨房污水变成清水,用来浇灌花草和菜地。设施上方还种上了绿植,整体效果也很美观。村民安装积极性很高。”村民李克亮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70年来,我国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了从零起步到迅速发展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2017年,我国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86亿元,比2001年增长8.3倍。与此同时,国家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展村庄环境整治,重点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农村人居环境日益得到改善,人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四梁八柱”,来源于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建筑结构,靠四根梁和八根柱子支撑着整个建筑,四梁、八柱代表了建筑的主要结构。令人瞩目的环保成就背后,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步稳蹄疾。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四梁八柱”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环境法治建设加快完善。
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第一个里程碑。1978年,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写入宪法。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正式把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七五”期间,我国发布首个五年环境规划——《“七五”时期国家环境保护计划》……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制定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施行。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七场标志性战役为主要内容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展开。
环境保护投入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80年代初期,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每年为25-30亿元,80年代末期年度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九五”期末投资总额达到1010亿元,“十二五”期末投资总额达到8806亿元。2017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9539亿元,比2001年增长7.2倍,年均增长14%。
专家认为,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环境政策体系将更为完善。“可以预见,随着环境监管体系改革和排污许可改革的推进,环境监管机构获取排污单位环境信息的能力将显著提高,以此支撑精细化政策工具的应用。大数据、卫星遥感遥测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将支撑环境政策创新。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政策工具有望在2020-2030年开始有效运行并发挥作用。”陈健鹏说。
在规划、政策及强有力的环境监管引领和推动下,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环保产业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期。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生态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联合发布的《中国环保产业分析报告2018》指出,2015-2018年,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约达16%,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提升。环保产业营业收入与GDP的比值,已由2004年的0.37%增长到2017年的1.63%,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从0.3%上升到2.4%。
不仅如此,产业结构快速优化,产业集约化发展加速,形成了一批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企业数量占比约11%左右的较大规模环保企业,其环保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超过80%,营业利润占比超过90%。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入国际第一方阵。2008年以来我国环保技术相关发明专利的数量已超过日本、美国等国家,世界排名第一。近10年全球环境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中,有44%来自中国。
“随着中国迈入高质量发展时期,环境产业也迎来战略机遇期,我们正从污染治理走向环境修复和环境创造。”中持股份董事长许国栋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环境大建设背景下,涌现出了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城市水环境升级、土壤修复、流域治理等众多产业机会。以城市水环境为例,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不光是污水处理厂建设,还要考虑面源污染与水环境,考虑雨水、管网和水系。往生态角度延展,还包括有机质与城乡物质循环,近郊开发,包括环境设施建设、提标、生态化,近郊农业、休闲养老、景观等。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傅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真正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有很艰辛的路要走。十九大后,中国进入全面开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有新的经济形态和新的产业支撑。
从环境产业本身来看,“之前把好干的活都干完了,如污水处理厂BOT、垃圾焚烧等领域已经十分火热。而现在留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如农村环境、地下水污染等问题还很突出,环境管理要走向更精细化、均衡化的环境服务。环境产业正在走向‘两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产业时代,需要用改革和创新来构架‘两山’产业。”傅涛说。
|
|
|
|
|
|
版权所有:中国环境报社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85 邮发代码:(1-59)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
电话:010-67102729 邮箱:zghjwxx@163.com 邮编:100062
京ICP备1402625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69号
版权所有:中国环境报社
|
|
京ICP证030173号-1 京网文【2013】0934-983号 ©2022Bai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