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
京ICP证030173号-1 京网文【2013】0934-983号 ©2022Baidu
|
当前位置:
>
>
>
>
> 咨询详情
陕西省148法律服务所
专业:损害赔偿,仲裁,债务债权,合同纠纷,劳动纠纷,交通事故,婚姻家庭,工伤赔偿,建筑工程,企业法律顾问
2018-08-23 19:27
你好,行政案件和民事案件以及刑事案件的区别在于:
1、行政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国家
的
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照《
》规定的程序提出起诉,由人民法院立案处理的行政争议案件。比如因拆迁,城管执法等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
2、民事案件指由司法机关受理的有关民事权利和义务的案件,主要指有关财产权益方面的案件,也包括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案件。比如合同违约,婚姻,
,人身损害等等
3、刑事案件主要是针对违反刑法的犯罪分子,比如强奸,抢劫,故意杀人,危害国家安全等等的
若有未尽事宜可以
或致电
咨询刘明磊律师 | 服务地区:陕西-西安
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
专业:企业法律顾问,合同纠纷,债务债权,股份转让,房产纠纷,刑事辩护,交通事故,工伤赔偿,行政诉讼
2018-08-23 19:25
您好!关于刑事、民事和
案件有什么区别的问题,
1、民事案件指由司法机关受理的有关
和义务的案件,主要指有关财产权益方面的案件,也包括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案件。比如合同违约,婚姻,财产继承,人身损害等等
2、刑事案件主要是针对违反刑法的犯罪分子,比如QJ,抢劫,故意杀人,危害国家安全等等
3、行政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照《
法》规定的程序提出起诉,由人民法院立案处理的行政争议案件。比如因
,城管执法等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若有未尽事宜可以
或致电
咨询余伟安律师团队 | 服务地区:陕西-西安
陕西秦鼎律师事务所
专业:企业法律顾问,婚姻家庭,合同纠纷,劳动纠纷,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损害赔偿,离婚,人身损害赔偿
2018-08-23 20:17
行政
就是民告官。。。。。
若有未尽事宜可以
律师
2019-04-15 09:56
(一)
的标准:征用集体所有耕地以及果园、苇塘、鱼塘、藕塘按其年产值的四至六倍计算。征用林地按当地中等耕地年产值的二至四倍计算。征用其他非耕地,按当地中等耕地年产值的二至三倍计算。 (二)年产值的计算:耕地、苇塘、鱼塘、藕塘按被征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计算,果园按被征地前四年平均年产值计算。价格按实际定购价和议价分别计算。秸秆按粮价的百分之三十计算。 (三)被征
上的青苗、林木、果树、房屋及其他设施等原有
,由省辖市人民政府(地区行署)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若有未尽事宜可以
已有3位律师解答
已有1位律师解答
已有1位律师解答
已有5位律师解答
已有3位律师解答
已有1位律师解答
已有4位律师解答
已有3位律师解答
已有4位律师解答
已有1位律师解答
已有1位律师解答
已有2位律师解答
乡镇、村企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与房屋一并抵押原则是什么;对乡镇、村企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与房屋一并抵押的...
阅读量:341
征收承包地补偿的标准是什么;征地补偿费用的项目有哪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征地补偿是怎么规定的...
阅读量:295
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区别:1、所属的法律领域不同。2、涉及主体不同。3、法律后果不同。4、法官所处的地位不同。...
阅读量:27982
刑事诉讼法中的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主要是:1、案件来源不同。2、犯罪危害程度不同。3、当事人...
阅读量:8185
刑事辩护人是指刑事案件中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司法机关的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依法维护犯...
阅读量:6050
刑事诉讼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查证、核实...
阅读量:35278
遇事问律师
3分钟快速获得律师解答
位
当前在线律师
赵小计律师
赵红生律师
赵红生律师
丁文怡律师
马豹律师
侯亚伟律师
张金荣律师
罗小静律师
罗小静律师
罗小静律师
罗小静律师
罗小静律师
公众服务
找法网公众号
/
/
/
律师服务
在线客服:
加盟热线:
律师营销诊断
/
/
,中国知名的
网站,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在线
服务。
CopyRight@2003-2022 findlaw.cn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权所有 广州网律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66-2035
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微信扫码,关注律图公众号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 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
案件等的活动, 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产生的诉讼关系。民事诉讼的任务是通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 解决民事争议, 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制裁民事违法行为, 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解决的是私权利之间的纠纷。
行政诉讼则是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当事人的基本权益,依照诉讼
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关系是不平等的,一方是具有行政管理权的行政机关,而另一方只能接受。因此行政诉讼解决的是不平等主体间涉及公权力与私权利交叉的部分。
的任务也不是单纯解决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纠纷,同时,通过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诉讼也可以起到监督与完善行政立法与执法的后果。
前置条件大概可以理解为受案范围,但又不完全等于受案范围,《行政诉讼法》第37条第二款规定:“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这样做主要是由于某些领域专业性要求较强,人民法院对于案件的事实一般难于迅速处理,而如果要求强制复议不仅可以减轻司法机关的工作难度,同样也可以使被申请复议机关的上级对做出行政行为的下级单位进行有效管理与监督。相对于
,行政诉讼法的前置条件更加严格,如《行政诉讼法》第11条明确以列举的方式规范了8类可受理范围,第12条明确的4种不予受理的情况,对于是否受理范围过窄这又是需要讨论的话题。而民事诉讼法则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这条法条几乎对实际的民事法律行为全部包括其中。
在主体方面,民事诉讼法的主体是相对不确定的,自然人、法人和组织根据其权利义务归属不同可成为民事诉讼中的被告与原告,同时这种原被告也可以由于反诉的存在而相互转换。而在行政诉讼法中原告与被告是确定的,原告只能是权利受到侵害的行政相对人,而被告只能是相应的行政主体。政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依照本法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直接接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行政诉讼的第三人与民事诉讼的第三人意义也不同。有两点区别 一是
排除了与诉讼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情况。二是行政诉讼第三人并不像民事诉讼第三人那样, 可以与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存在着实体法律关系。行政诉讼的第三人仅与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之间存在行政法律关系, 与原告之间不存在行政法律关系。因此, 行政诉讼第三人参加诉讼, 不能以本诉的原、被告为共同被告, 也不是必然站在本诉的原、被告的其中一方。他参加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行政诉讼第三人既不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也不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而是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具有独立诉讼地位的诉讼参加人。
在客体方面民事诉讼的客体是权利与义务,通常表现为一定的行为、智力成果和物等。而行政诉讼的客体是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在目前来看,以后还可能包括抽象行政行为。
诉讼权利即参与诉讼的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在民事诉讼中由于主体的可变动性双方当事人都有起诉、反诉和撤诉的权利,在处分权上,民事诉讼的主体享有很强的自由性,这体现在起诉的不同阶段当事人都可以按照自由意愿变更或者调解自己的诉讼请求,这在民事诉讼法中的可调解也可体现。
在行政诉讼中由于主体的确定性,即只能是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因此起诉、撤诉的权利只存在与原告,同样被告也无反诉权。在处分方面被告也无权任意变更其之前所作的行政行为,同样,行政诉讼中不允许调解也是诉讼权利不同的体现。
举证责任即证明责任,是当事人对诉讼中有争议的事项加以证明以显示事实的真实性。举证责任对于诉讼的重要性意义重大,如果不能提供真实有效的
,则当事人会承担败诉的风险。在民事诉讼法中举证责任归属于提出主张的当事人,即谁主张谁举证。《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一款规定,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有责任提供证据。 ”而行政诉讼法中规定被告应付证明责任,《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 被告对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应当提供做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这种举证倒置主要是由于原被告客观地位与条件的不平等,相反民事主体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因此在举证责任方面两方都应承担相同的义务。但这种情况在行政诉讼法中也有例外,如在行政赔偿或者行政不作为的诉讼中,原告承担举证责任。
《
》(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 “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
为三年。” 特殊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或二十年。而《行政诉讼法》三十八条二款规定; “ 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 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 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九条还规定: “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所谓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是指《行政诉讼法》之外的法律、法规对起诉期限所作出的规定除外。这些法律、法规所作的起诉期限的规定不尽一致, 有的是3 个月, 有的是,1个月, 有的是15 天, 有的只有5 天。从而可以看出, 民事与行政案件的起诉期限是大不一样的。其次,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的答辩期限也不相同。民事案件的答辩期为十五日, 而行政案件答辩期为十日。再次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审理期限也不同, 民事诉讼法规定,
的审理期限一般为六个月,
的审理期限一般为三个月。而行政诉讼法规定, 一审的审理期限一般为三个月, 二审的审理期限一般为二个月。 只所以这样规定是由于行政案件繁多,为了不影响效率只能减少时间,而民事案件则一般涉及不仅财产而且还具有人身关系的权利义务,因此需要更多时间给当时人提供调整这些权利与义务的时间,如果不这样,那么极易引起社会的稳定问题。
的差别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自身的性质所致。平等主体之间当事人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不会存在公私权利的对抗,而公权力机关作为被告时,为了更好的保护原告,被告必须承担更多的举证责任,这些需要大家清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咨询
点赞
严格三重认证
207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5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客服热线:
400 64365 60
接听时间:周一到周六 8:00~22:00
Copyright©2004-2022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行政类资讯
想获取更多行政类资讯
刑事案件是针对刑事犯罪案件,包括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公诉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法院判决。自诉案件范围很小,仅限侵占罪、侮辱罪等个别犯罪和个别特殊情况下,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民事案件指的是诉致民法院对民事纠纷案件,包括合同之诉、侵权之诉、知识产权、婚姻家庭等等。俗称“民告民”。
行政案件指行政机关在进行社会管理过程中对相对人进行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措施的行为。
赔偿案件指相对人认为国家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的违法行为对自己的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请求给予国家赔偿的案件,具体包括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
执行案件指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为了保证判决得到有效执行而采取的法律规定的各种执行措施的案件。
(1)诉讼的目的不同。
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争议;行政诉讼所要解决的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正确问题;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确实犯罪和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问题。
(2)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
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起诉讼,原告起诉后,被告可以反诉;行政诉讼只能是由行政管理的相对人提起诉讼,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不能反诉;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诉讼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3)举证责任不同。
在民事诉讼中,谁主张权利谁负责举证;在行政诉讼中,只由被告(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
在刑事诉讼中,
人负有提供被告人有罪的证据,并加以证明的责任,被告人不负举证责任,但可以提出自己罪轻或无罪的材料为自己辩护。
(4)适用的法律不同。
民事诉讼主要适用《
》和《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主要适用行政法律、法规和《
》;刑事诉讼主要适用《
》和《
》。
关注
以案说法,提供法律咨询
作者:今海瑞律师事务所行政法部主管 王娜
你知道啥是民事案件吗?估计知道!那你知道哪些是刑事案件吗?这个可能知道!那你又知道行政案件是什么吗?这个可能真不知道!
不是吃过官司的可能真分不清楚这三者的区别,即使吃过官司,你不是精通法律的,估计也很难扒拉清楚这三者里面的弯弯道道。
您身边的律师帮您解决身边的法律问题!今海瑞律师带你梳理一下你最搞不明白的“行政”与“刑事”之间的区别,让你突然遭遇它时能够及时区分,有一个“美好的”开始,赢在起跑线上!
首先,公安机关接收群众的所有刑事、行政报案,统称为“接报案”。
其次,经审查决定作为行政案件办理的予以“受案”;经审查决定作为刑事案件办理的予以“立案”。
也许除了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和经常处理行政案件的法官和律师,没有几个人能将“受案”与“立案”两个词的含义严格区分开!含义的不同带来的后续程序,包括复议、诉讼等也有着天壤之别,但是如果你懂了,恭喜你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
1、从外部职能管辖来看,该行政违法行为属于公安机关的受案范围
2、从内部管辖分工角度来看,该行政违法行为属于本单位管辖
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应当作为行政案件予以受案。
刑事案件立案普遍要求达到一定的数额、情节或者危险后果等立案标准;而行政案件则主要表现为一定的违法行为,普遍不要求达到一定的数额、情节或者危害后果标准,只要这种行政违法行为属于公安机关的受案范围,并属于本单位的管辖,就应当依法作为行政案件予以受案。
但是应当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行政案件对数额都木有要求!参与赌博必须是数额较大,尚不构成犯罪的,才作为行政案件予以受案。如果小赌,赌资较小,则不作为行政案件予以受案处理。
目前山东对于赌资较大的裁量基准为
公安不是啥都管,也不要再一根筋的什么事情都去找警察了,说不定你在一次次跑派出所的时候,就已经完美的错过了维权的时间了!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的立案范围,是指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规定,哪些犯罪行为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这是公安机关在管辖刑事犯罪行为范围上与法院、检察院、国家安全机关等部门的区别所在。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侮辱、诽谤;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虐待;侵占
2、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故意伤害;非法侵入住宅;侵犯通信自由;重婚;遗弃;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1、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
2、 军队保卫部门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
3、对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由监狱进行侦查。
4、其他依照法律和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
作为一个非法律工作者的普通公民,你知道这些就差不多啦,专业的事情还是让专业的人来做吧!
第
号
修订后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已经2012年12月3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部 长 孟建柱
2012年12月19日
第一章 总 则
为了规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保障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正确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行政案件,是指公安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违法行为人决定行政处罚以及强制隔离戒毒、收容教育等处理措施的案件。
本规定所称公安机关,是指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公安派出所、依法具有独立执法主体资格的公安机关业务部门以及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办理行政案件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办理行政案件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办理行政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办理未成年人的行政案件,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保障其合法权益。
办理行政案件,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使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询问。对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当事人,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办案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 管 辖
行政案件由违法行为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但是涉及卖淫、嫖娼、赌博、毒品的案件除外。
移交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的行政案件,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在移交前应当及时收集证据,并配合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管辖。必要时,可以由主要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管辖。
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
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上级公安机关可以直接办理或者指定管辖。
上级公安机关直接办理或者指定管辖的,应当书面通知被指定管辖的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的公安机关。
原受理案件的公安机关自收到上级公安机关书面通知之日起不再行使管辖权,并立即将案卷材料移送被指定管辖的公安机关或者办理的上级公安机关,及时书面通知当事人。
铁路公安机关管辖列车上,火车站工作区域内,铁路系统的机关、厂、段、所、队等单位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以及在铁路线上放置障碍物或者损毁、移动铁路设施等可能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盗窃铁路设施的行政案件。
交通公安机关管辖港航管理机构管理的轮船上、港口、码头工作区域内和港航系统的机关、厂、所、队等单位内发生的行政案件。
民航公安机关管辖民航管理机构管理的机场工作区域以及民航系统的机关、厂、所、队等单位内和民航飞机上发生的行政案件。
国有林区的森林公安机关管辖林区内发生的行政案件。
海关缉私机构管辖阻碍海关缉私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治安案件。
公安机关和军队互涉公安行政案件的管辖分工由公安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另行规定。
第三章 回 避
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提出回避申请,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提出回避申请的,应当说明理由。
办案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回避的,应当提出申请,并说明理由。口头提出申请的,公安机关应当记录在案。
对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2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具有应当回避的情形之一,本人没有申请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的,有权决定其回避的公安机关可以指令其回避。
在行政案件调查过程中,鉴定人和翻译人员需要回避的,适用本章的规定。
鉴定人、翻译人员的回避,由指派或者聘请的公安机关决定。
在公安机关作出回避决定前,办案人民警察不得停止对行政案件的调查。
作出回避决定后,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不得再参与该行政案件的调查和审核、审批工作。
被决定回避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前所进行的与案件有关的活动是否有效,由作出回避决定的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决定。
第四章 证 据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被侵害人陈述和其他证人证言;
(四)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
(五)鉴定意见;
(六)勘验、检查、辨认笔录,现场笔录;
(七)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公安机关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违法嫌疑人是否违法、违法情节轻重的证据。
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欺骗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以及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被侵害人陈述、其他证人证言,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执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公安机关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时,应当告知其必须如实提供证据,并告知其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提供虚假证词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需要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取证据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开具调取证据通知书。被调取人应当在通知书上盖章或者签名,被调取人拒绝的,公安机关应当注明。必要时,公安机关应当采用录音、录像等方式固定证据内容及取证过程。
收集调取的物证应当是原物。在原物不便搬运、不易保存或者依法应当由有关部门保管、处理或者依法应当返还时,可以拍摄或者制作足以反映原物外形或者内容的照片、录像。
物证的照片、录像,经与原物核实无误或者经鉴定证明为真实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收集、调取的书证应当是原件。在取得原件确有困难时,可以使用副本或者复制件。
书证的副本、复制件,经与原件核实无误或者经鉴定证明为真实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书证有更改或者更改迹象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或者书证的副本、复制件不能反映书证原件及其内容的,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书证的副本、复制件,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复制件,物证的照片、录像,应当附有关制作过程及原件、原物存放处的文字说明,并由制作人和物品持有人或者持有单位有关人员签名。
刑事案件转为行政案件办理的,刑事案件办理过程中收集的证据材料,可以作为行政案件的证据使用。
凡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行政案件时,对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第五章 期间与送达
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之时或者日不计算在内。法律文书送达的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期间的最后1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1日为期满日期,但违法行为人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期间,应当至期满之日为止,不得因节假日而延长。
送达法律文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依照简易程序作出当场处罚决定的,应当将决定书当场交付被处罚人,并由被处罚人在备案的决定书上签名或者捺指印;被处罚人拒绝的,由办案人民警察在备案的决定书上注明。
(二)除本款第一项规定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和其他行政处理决定,应当在宣告后将决定书当场交付被处理人,并由被处理人在附卷的决定书上签名或者捺指印,即为送达;被处理人拒绝的,由办案人民警察在附卷的决定书上注明;被处理人不在场的,公安机关应当在作出决定的7日内将决定书送达被处理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应当在2日内送达。
送达法律文书应当首先采取直接送达方式,交给受送达人本人;受送达人不在的,可以交付其成年家属、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员或者其居住地居(村)民委员会代收。受送达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绝接收或者拒绝签名和捺指印的,送达人可以邀请其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到场,说明情况,也可以对拒收情况进行录音录像,把文书留在受送达人处,在附卷的法律文书上注明拒绝的事由、送达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捺指印,即视为送达。
无法直接送达的,委托其他公安机关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
经采取上述送达方式仍无法送达的,可以公告送达。公告的范围和方式应当便于公民知晓,公告期限不得少于60日。
第六章 简易程序
违法事实确凿,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有违禁品的,可以当场收缴:
(一)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者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处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
(二)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对违反出境入境管理行为人处5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
(三)对有其他违法行为的个人处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对单位处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
(四)法律规定可以当场处罚的其他情形。
涉及卖淫、嫖娼、赌博、毒品的案件,不适用当场处罚。
当场处罚,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向违法行为人表明执法身份。
(二)收集证据。
(三)口头告知违法行为人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违法行为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
(四)充分听取违法行为人的陈述和申辩。违法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五)填写当场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
(六)当场收缴罚款的,同时填写罚款收据,交付被处罚人;未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告知被处罚人在规定期限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适用简易程序处罚的,可以由人民警察1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人民警察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于作出决定后的24小时内将当场处罚决定书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交通警察应当于作出决定后的2日内报所属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在旅客列车、民航飞机、水上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在返回后的24小时内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
第七章 调查取证
对行政案件进行调查时,应当合法、及时、客观、全面地收集、调取证据材料,并予以审查、核实。
需要调查的案件事实包括:
(一)违法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二)违法行为是否存在;
(三)违法行为是否为违法嫌疑人实施;
(四)实施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
(五)违法嫌疑人有无法定从重、从轻、减轻以及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
(六)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事实。
公安机关调查取证时,应当防止泄露工作秘密。
在调查取证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并表明执法身份。
对查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应当进行安全检查,发现违禁品或者管制器具、武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的,应当立即扣押;对违法嫌疑人随身携带的与案件无关的物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登记、保管、退还。安全检查不需要开具检查证。
前款规定的扣押适用本规定第四十三条和第四十四条以及本章第七节的规定。
办理行政案件时,可以依法采取下列行政强制措施:
(一)对物品、设施、场所采取扣押、扣留、临时查封、查封、先行登记保存、抽样取证等强制措施;
(二)对违法嫌疑人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继续盘问、强制传唤、强制检测、拘留审查、限制活动范围等强制措施。
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实施前须依法向公安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二)通知当事人到场,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并在现场笔录中注明。
(三)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四)制作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办案人民警察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注明。当事人不在场的,由见证人和办案人民警察在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五)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当场告知当事人家属实施强制措施的公安机关、理由、地点和期限;无法当场告知的,应当在实施强制措施后立即通过电话、短信、传真等方式通知;身份不明、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或者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通知的,可以不予通知。告知、通知家属情况或者无法通知家属的原因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
检查时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制作检查笔录,不再制作现场笔录。
情况紧急,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24小时内依法向其所属的公安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当场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返回单位后立即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公安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为维护社会秩序,人民警察对有违法嫌疑的人员,经表明执法身份后,可以当场盘问、检查。对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嫌疑,依法可以适用继续盘问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公安派出所负责人批准,对其继续盘问。对违反出境入境管理的嫌疑人依法适用继续盘问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
继续盘问的时限一般为12小时;对在12小时以内确实难以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延长至24小时;对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且在24小时以内仍不能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延长至48小时。
违法嫌疑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可以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也可以通知其家属、亲友或者所属单位将其领回看管,必要时,应当送医院醒酒。对行为举止失控的醉酒人,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进行约束,但是不得使用手铐、脚镣等警械。
约束过程中,应当指定专人严加看护。确认醉酒人酒醒后,应当立即解除约束,并进行询问。约束时间不计算在询问查证时间内。
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对属于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事项,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二)对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应当在受理后的24小时内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并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
(三)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书面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向其他有关主管机关报案或者投案。
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回执单一式二份,一份交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一份附卷。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日常执法执勤中发现的违法行为,适用第一款的规定。
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理案件或者发现案件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依法先行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或者其他处置措施,再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
(一)违法嫌疑人正在实施危害行为的;
(二)正在实施违法行为或者违法后即时被发现的现行犯被扭送至公安机关的;
(三)在逃的违法嫌疑人已被抓获或者被发现的;
(四)有人员伤亡,需要立即采取救治措施的;
(五)其他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的情形。
行政案件移送管辖的,询问查证时间和扣押等措施的期限重新计算。
报案人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行为的,公安机关应当在受案登记时注明,并为其保密。
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提供的有关证据材料、物品等应当登记,出具接受证据清单,并妥善保管。必要时,应当拍照、录音、录像。移送案件时,应当将有关证据材料和物品一并移交。
对发现或者受理的案件暂时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办理。在办理过程中,认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办理。
询问违法嫌疑人,可以到违法嫌疑人住处或者单位进行,也可以将违法嫌疑人传唤到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进行。
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派出所、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
单位违反公安行政管理规定,需要传唤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适用前款规定。
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违反治安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出境入境管理的嫌疑人以及法律规定可以强制传唤的其他违法嫌疑人,经公安派出所、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传唤。强制传唤时,可以依法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并通知其家属。公安机关通知被传唤人家属适用本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
使用传唤证传唤的,违法嫌疑人被传唤到案后和询问查证结束后,应当由其在传唤证上填写到案和离开时间并签名。拒绝填写或者签名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传唤证上注明。
对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案情复杂,违法行为依法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不得以连续传唤的形式变相拘禁违法嫌疑人。
对于投案自首或者群众扭送的违法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立即进行询问查证,并在询问笔录中记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和离开时间。询问查证时间适用本规定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
对于投案自首或者群众扭送的违法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适用本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通知其家属。
询问违法嫌疑人,应当在公安机关的办案场所进行。
询问查证期间应当保证违法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在询问查证的间隙期间,可以将违法嫌疑人送入候问室,并按照候问室的管理规定执行。
询问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个别进行。
首次询问违法嫌疑人时,应当问明违法嫌疑人的姓名、出生日期、户籍所在地、现住址、身份证件种类及号码,是否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拘留、劳动教养、收容教育、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收容教养等情况。必要时,还应当问明其家庭主要成员、工作单位、文化程度、民族、身体状况等情况。
违法嫌疑人为外国人的,首次询问时还应当问明其国籍、出入境证件种类及号码、签证种类、入境时间、入境事由等情况。必要时,还应当问明其在华关系人等情况。
询问时,应当告知被询问人必须如实提供证据、证言和故意作伪证或者隐匿证据应负的法律责任,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到场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确实无法通知或者通知后未到场的,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询问聋哑人,应当有通晓手语的人提供帮助,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被询问人的聋哑情况以及翻译人员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
对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被询问人,应当为其配备翻译人员,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翻译人员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
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其宣读。记录有误或者遗漏的,应当允许被询问人更正或者补充,并要求其在修改处捺指印。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在询问笔录上逐页签名或者捺指印。拒绝签名和捺指印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询问笔录上签名,翻译人员应当在询问笔录的结尾处签名。
询问时,可以全程录音、录像,并保持录音、录像资料的完整性。
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请求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应当准许。必要时,办案人民警察也可以要求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自行书写。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在其提供的书面材料的结尾处签名或者捺指印。对打印的书面材料,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逐页签名或者捺指印。办案人民警察收到书面材料后,应当在首页注明收到日期,并签名。
询问违法嫌疑人时,应当听取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对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应当核查。
询问被侵害人、其他证人或者其他与案件有关的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其单位、学校、住所、其居住地居(村)民委员会或者其提出的地点进行。必要时,也可以书面、电话或者当场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在现场询问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出示工作证件。
询问前,应当了解被询问人的身份以及其与被侵害人、其他证人、违法嫌疑人之间的关系。
对于违法行为案发现场,必要时应当进行勘验,提取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判断案件性质,确定调查方向和范围。
现场勘验参照刑事案件现场勘验的有关规定执行。
对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的,必须有证据表明或者有群众报警公民住所内正在发生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安全的案(事)件,或者违法存放危险物质,不立即检查可能会对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害。
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共场所进行日常执法监督检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不适用前款规定。
对违法嫌疑人进行检查时,应当尊重被检查人的人格尊严,不得以有损人格尊严的方式进行检查。
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依法对卖淫、嫖娼人员进行性病检查,应当由医生进行。
检查场所或者物品时,应当注意避免对物品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检查场所时,应当有被检查人或者见证人在场。
检查情况应当制作检查笔录。检查笔录由检查人员、被检查人或者见证人签名;被检查人不在场或者拒绝签名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检查笔录中注明。
为了查明案情,需要对专门性技术问题进行鉴定的,应当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
需要聘请本公安机关以外的人进行鉴定的,应当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制作鉴定聘请书。
公安机关应当为鉴定提供必要的条件,及时送交有关检材和比对样本等原始材料,介绍与鉴定有关的情况,并且明确提出要求鉴定解决的问题。
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做好检材的保管和送检工作,并注明检材送检环节的责任人,确保检材在流转环节中的同一性和不被污染。
禁止强迫或者暗示鉴定人作出某种鉴定意见。
对人身伤害的鉴定由法医进行。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机构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出具的诊断证明,可以作为公安机关认定人身伤害程度的依据,但具有本规定第七十五条规定情形的除外。
对精神病的鉴定,由有精神病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
人身伤害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进行伤情鉴定:
(一)受伤程度较重,可能构成轻伤以上伤害程度的;
(二)被侵害人要求作伤情鉴定的;
(三)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对伤害程度有争议的。
对需要进行伤情鉴定的案件,被侵害人拒绝提供诊断证明或者拒绝进行伤情鉴定的,公安机关应当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并可以根据已认定的事实作出处理决定。
经公安机关通知,被侵害人无正当理由未在公安机关确定的时间内作伤情鉴定的,视为拒绝鉴定。
涉案物品价值不明或者难以确定的,公安机关应当委托价格鉴证机构估价。
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购买发票等票据能够认定价值的涉案物品,或者价值明显不够刑事立案标准的涉案物品,公安机关可以不进行价格鉴证。
对涉嫌吸毒的人员,应当进行吸毒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配合;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测。采集女性被检测人检测样本,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对涉嫌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驾驶机动车的人员,可以对其进行体内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含量检验。
对有酒后驾驶机动车嫌疑的人,应当对其进行呼气酒精测试,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提取血样,检验血液酒精含量:
(一)当事人对呼气酒精测试结果有异议的;
(二)当事人拒绝配合呼气酒精测试的;
(三)涉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四)涉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
当事人对呼气酒精测试结果无异议的,应当签字确认。事后提出异议的,不予采纳。
鉴定人鉴定后,应当出具鉴定意见。鉴定意见应当载明委托人、委托鉴定的事项、提交鉴定的相关材料、鉴定的时间、依据和结论性意见等内容,并由鉴定人签名或者盖章。通过分析得出鉴定意见的,应当有分析过程的说明。鉴定意见应当附有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资质证明或者其他证明文件。
鉴定人对鉴定意见负责,不受任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干涉。多人参加鉴定,对鉴定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应当注明。
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对鉴定意见进行审查。
对经审查作为证据使用的鉴定意见,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鉴定意见之日起5日内将鉴定意见复印件送达违法嫌疑人和被侵害人。
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作为公安机关认定人身伤害程度的依据的,应当将诊断证明结论书面告知违法嫌疑人和被侵害人。
违法嫌疑人或者被侵害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鉴定意见复印件之日起3日内提出重新鉴定的申请,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后,进行重新鉴定。同一行政案件的同一事项重新鉴定以1次为限。
当事人是否申请重新鉴定,不影响案件的正常办理。
公安机关认为必要时,也可以直接决定重新鉴定。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重新鉴定:
(一)鉴定程序违法或者违反相关专业技术要求,可能影响鉴定意见正确性的;
(二)鉴定机构、鉴定人不具备鉴定资质和条件的;
(三)鉴定意见明显依据不足的;
(四)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的;
(五)鉴定人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
(六)检材虚假或者被损坏的;
(七)其他应当重新鉴定的。
不符合前款规定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作出不准予重新鉴定的决定,并在作出决定之日起的3日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
重新鉴定,公安机关应当另行指派或者聘请鉴定人。
鉴定费用由公安机关承担,但当事人自行鉴定的除外。
为了查明案情,办案人民警察可以让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对与违法行为有关的物品、场所或者违法嫌疑人进行辨认。
辨认由2名以上办案人民警察主持。
组织辨认前,应当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并避免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
多名辨认人对同一辨认对象或者一名辨认人对多名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应当个别进行。
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7人;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10人的照片。
辨认每1件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5件。
同一辨认人对与同一案件有关的辨认对象进行多组辨认的,不得重复使用陪衬照片或者陪衬人。
辨认人不愿意暴露身份的,对违法嫌疑人的辨认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办案人民警察和辨认人签名或者捺指印。必要时,应当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对下列物品,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依法扣押或者扣留:
(一)与治安案件、违反出境入境管理的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
(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适用扣留的车辆、机动车驾驶证;
(三)其他法律、法规规定适用扣押或者扣留的物品。
对下列物品,不得扣押或者扣留:
(一)与案件无关的物品;
(二)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三)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财产。
对具有本条第二款第二项、第三项情形的,应当予以登记,写明登记财物的名称、规格、数量、特征,并由占有人签名或者捺指印。必要时,可以进行拍照。但是,与案件有关必须鉴定的,可以依法扣押,结束后应当立即解除。
办理下列行政案件时,对专门用于从事无证经营活动的场所、设施、物品,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依法查封。但对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公民个人及其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不得查封:
(一)擅自经营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由公安机关许可的行业的;
(二)依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可以由公安机关采取取缔措施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适用查封的其他公安行政案件。
对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经通知不及时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对危险部位或者场所采取临时查封措施。
场所、设施、物品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不得重复查封。
收集证据时,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
抽样取证应当采取随机的方式,抽取样品的数量以能够认定本品的品质特征为限。
抽样取证时,应当对抽样取证的现场、被抽样物品及被抽取的样品进行拍照或者对抽样过程进行录像。
对抽取的样品应当及时进行检验。经检验,能够作为证据使用的,应当依法扣押、先行登记保存或者登记;不属于证据的,应当及时返还样品。样品有减损的,应当予以补偿。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
先行登记保存期间,证据持有人及其他人员不得损毁或者转移证据。
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应当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逾期不作出处理决定的,视为自动解除。
实施扣押、扣留、查封、抽样取证、先行登记保存等证据保全措施时,应当会同当事人查点清楚,制作并当场交付证据保全决定书。必要时,应当对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证据进行拍照或者对采取证据保全的过程进行录像。证据保全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抽样取证、先行登记保存、扣押、扣留、查封的理由、依据和期限;
(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四)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的名称、印章和日期。
证据保全决定书应当附清单,载明被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场所、设施、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特征等,由办案人民警察和当事人签名后,一份交当事人,一份附卷。有见证人的,还应当由见证人签名。当事人或者见证人拒绝签名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证据保全清单上注明。
对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录音带、录像带、电子数据存储介质,在扣押时应当予以检查,记明案由、内容以及录取和复制的时间、地点等,并妥为保管。
扣押、扣留、查封期限为30日,情况复杂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延长扣押、扣留、查封期限的,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对物品需要进行鉴定的,鉴定期间不计入扣押、扣留、查封期间,但应当将鉴定的期间书面告知当事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作出解除证据保全决定:
(一)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的;
(二)被采取证据保全的场所、设施、物品与违法行为无关的;
(三)已经作出处理决定,不再需要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
(四)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期限已经届满的;
(五)被临时查封的危险部位和场所的火灾隐患已经消除的;
(六)其他不再需要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
解除证据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退还财物,并由当事人签名确认。
行政案件变更管辖时,与案件有关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随案移交,并书面告知当事人。移交时,由接收人、移交人当面查点清楚,并在交接单据上共同签名。
第八章 听证程序
在作出下列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违法嫌疑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一)责令停产停业;
(二)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
(三)较大数额罚款;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违法嫌疑人可以要求举行听证的其他情形。
前款第三项所称“较大数额罚款”,是指对个人处以2000元以上罚款,对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罚款,对违反边防出境入境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个人处以6000元以上罚款。对依据地方性法规或者地方政府规章作出的罚款处罚,适用听证的罚款数额按照地方规定执行。
听证由公安机关法制部门组织实施。
依法具有独立执法主体资格的公安机关业务部门以及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由其非本案调查人员组织听证。
公安机关不得因违法嫌疑人提出听证要求而加重处罚。
听证人员应当就行政案件的事实、证据、程序、适用法律等方面全面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
听证设听证主持人1名,负责组织听证;记录员1名,负责制作听证笔录。必要时,可以设听证员1至2名,协助听证主持人进行听证。
本案调查人员不得担任听证主持人、听证员或者记录员。
听证主持人决定或者开展下列事项:
(一)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二)听证是否公开举行;
(三)要求听证参加人到场参加听证,提供或者补充证据;
(四)听证的延期、中止或者终止;
(五)主持听证,就案件的事实、理由、证据、程序、适用法律等组织质证和辩论;
(六)维持听证秩序,对违反听证纪律的行为予以制止;
(七)听证员、记录员的回避;
(八)其他有关事项。
听证参加人包括:
(一)当事人及其代理人;
(二)本案办案人民警察;
(三)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
(四)其他有关人员。
当事人在听证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申请回避;
(二)委托1至2人代理参加听证;
(三)进行陈述、申辩和质证;
(四)核对、补正听证笔录;
(五)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与听证案件处理结果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听证的,应当允许。为查明案情,必要时,听证主持人也可以通知其参加听证。
对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案件,办案部门在提出处罚意见后,应当告知违法嫌疑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和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违法嫌疑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公安机关告知后3日内提出申请。
违法嫌疑人放弃听证或者撤回听证要求后,处罚决定作出前,又提出听证要求的,只要在听证申请有效期限内,应当允许。
公安机关收到听证申请后,应当在2日内决定是否受理。认为听证申请人的要求不符合听证条件,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制作不予受理听证通知书,告知听证申请人。逾期不通知听证申请人的,视为受理。
公安机关受理听证后,应当在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举行听证通知书送达听证申请人,并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其他听证参加人。
听证应当在公安机关收到听证申请之日起10日内举行。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行政案件外,听证应当公开举行。
听证申请人不能按期参加听证的,可以申请延期,是否准许,由听证主持人决定。
2个以上违法嫌疑人分别对同一行政案件提出听证要求的,可以合并举行。
同一行政案件中有2个以上违法嫌疑人,其中部分违法嫌疑人提出听证申请的,应当在听证举行后一并作出处理决定。
听证开始时,听证主持人核对听证参加人;宣布案由;宣布听证员、记录员和翻译人员名单;告知当事人在听证中的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对不公开听证的行政案件,宣布不公开听证的理由。
听证开始后,首先由办案人民警察提出听证申请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及行政处罚意见。
办案人民警察提出证据时,应当向听证会出示。对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场宣读。
听证申请人可以就办案人民警察提出的违法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以及行政处罚意见进行陈述、申辩和质证,并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第三人可以陈述事实,提出新的证据。
听证过程中,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会作证,调取新的证据。对上述申请,听证主持人应当当场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申请重新鉴定的,按照本规定第七章第五节有关规定办理。
听证申请人、第三人和办案人民警察可以围绕案件的事实、证据、程序、适用法律、处罚种类和幅度等问题进行辩论。
辩论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当听取听证申请人、第三人、办案人民警察各方最后陈述意见。
听证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听证主持人可以中止听证:
(一)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会、调取新的证据或者需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
(二)因回避致使听证不能继续进行的;
(三)其他需要中止听证的。
中止听证的情形消除后,听证主持人应当及时恢复听证。
听证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终止听证:
(一)听证申请人撤回听证申请的;
(二)听证申请人及其代理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席或者未经听证主持人许可中途退出听证的;
(三)听证申请人死亡或者作为听证申请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撤销、解散的;
(四)听证过程中,听证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扰乱听证秩序,不听劝阻,致使听证无法正常进行的;
(五)其他需要终止听证的。
听证参加人和旁听人员应当遵守听证会场纪律。对违反听证会场纪律的,听证主持人应当警告制止;对不听制止,干扰听证正常进行的旁听人员,责令其退场。
记录员应当将举行听证的情况记入听证笔录。听证笔录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案由;
(二)听证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三)听证人员和听证参加人的身份情况;
(四)办案人民警察陈述的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以及行政处罚意见;
(五)听证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
(六)第三人陈述的事实和理由;
(七)办案人民警察、听证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第三人质证、辩论的内容;
(八)证人陈述的事实;
(九)听证申请人、第三人、办案人民警察的最后陈述意见;
(十)其他事项。
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申请人阅读或者向其宣读。听证笔录中的证人陈述部分,应当交证人阅读或者向其宣读。听证申请人或者证人认为听证笔录有误的,可以请求补充或者改正。听证申请人或者证人审核无误后签名或者捺指印。听证申请人或者证人拒绝的,由记录员在听证笔录中记明情况。
听证笔录经听证主持人审阅后,由听证主持人、听证员和记录员签名。
听证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当写出听证报告书,连同听证笔录一并报送公安机关负责人。
听证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案由;
(二)听证人员和听证参加人的基本情况;
(三)听证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四)听证会的基本情况;
(五)案件事实;
(六)处理意见和建议。
第九章 行政处理决定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其他违法行为在2年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继续或者持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被侵害人在违法行为追究时效内向公安机关控告,公安机关应当受理而不受理的,不受本条第一款追究时效的限制。
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违法行为人当场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并在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载明。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并在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载明。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予以行政处罚,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违法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不予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二)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三)有立功表现的;
(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五)其他依法应当从轻、减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违法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
(一)有较严重后果的;
(二)教唆、胁迫、诱骗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三)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等打击报复的;
(四)6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或者1年内因同类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公安行政处罚的;
(五)刑罚执行完毕、劳动教养解除3年内,或者在缓刑期间,违反治安管理的。
1人有两种以上违法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可以制作1份决定书,分别写明对每种违法行为的处理内容和合并执行的内容。
1个案件有多个违法行为人的,分别决定,可以制作一式多份决定书,写明给予每个人的处理决定,分别送达每1个违法行为人。
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20日。
行政拘留处罚执行完毕前,发现违法行为人有其他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决定的,不与正在执行的行政拘留合并执行。
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因同一行为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应当折抵。限制人身自由1日,折抵执行行政拘留1日。询问查证和继续盘问时间不予折抵。
被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超过决定的行政拘留期限的,行政拘留决定不再执行。
违法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作出处罚决定,但不送拘留所执行:
(一)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
(二)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或者其他公安行政管理的。但是,曾被收容教养、被行政拘留依法不执行行政拘留或者曾因实施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被人民法院判决有罪的除外。
(三)70周岁以上的。
(四)孕妇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30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30日。办理其他行政案件,有法定办案期限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办理。
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
对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逃跑等客观原因造成案件在法定期限内无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继续进行调查取证,并向被侵害人说明情况,及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违法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但只要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贴附照片作出处理决定,并在相关法律文书中注明。
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法嫌疑人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违法嫌疑人依法享有陈述权和申辩权。单位违法的,应当告知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其授权的人员。
适用一般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采用书面形式或者笔录形式告知。
对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予以行政处罚,因违法行为人逃跑等原因无法履行告知义务的,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公告方式予以告知。自公告之日起7日内,违法嫌疑人未提出申辩的,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违法嫌疑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对违法嫌疑人提出的新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进行复核。
公安机关不得因违法嫌疑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对行政案件进行审核、审批时,应当审查下列内容:
(一)违法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二)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三)案件定性是否准确;
(四)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是否正确;
(五)办案程序是否合法;
(六)拟作出的处理决定是否适当。
公安机关根据行政案件的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下列处理决定:
(一)确有违法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根据其情节和危害后果的轻重,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二)确有违法行为,但有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情形的,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有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违禁品、管制器具的,应当予以追缴或者收缴。
(三)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
(四)对需要给予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收容教育、收容教养等处理的,依法作出决定。
(五)对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依法呈报劳动教养。
(六)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转为刑事案件办理或者移送有权处理的主管机关、部门办理,无需撤销行政案件。公安机关已经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应当附卷。
(七)发现违法行为人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在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同时,通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治安案件有被侵害人的,公安机关应当在作出处罚决定之日起2日内将决定书复印件送达被侵害人。无法送达的,应当注明。
行政拘留处罚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决定。依法应当对违法行为人予以行政拘留的,公安派出所、依法具有独立执法主体资格的公安机关业务部门应当报其所属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
对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予以行政拘留的,作出处罚决定前应当经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
对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予以行政拘留的,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报告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被处罚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件种类及号码、户籍所在地、现住址、工作单位、违法经历以及被处罚单位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
(二)违法事实和证据以及从重、从轻、减轻等情节;
(三)处罚的种类、幅度和法律依据;
(四)处罚的执行方式和期限;
(五)对涉案财物的处理结果及对被处罚人的其他处理情况;
(六)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七)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的名称、印章和日期。
作出罚款处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逾期不缴纳罚款依法加处罚款的标准和最高限额;对涉案财物作出处理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附没收、收缴、追缴物品清单。
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的,应当及时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或者依法不执行的情况通知被处罚人家属。
作出社区戒毒决定的,应当通知被决定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作出强制隔离戒毒、收容教育、收容教养决定的,应当在法定期限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被处理人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或者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可以不予通知,但应当在附卷的决定书中注明。
公安机关办理的刑事案件,尚不够刑事处罚,依法应当给予公安行政处理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依照本章规定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章 治安调解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侮辱、诽谤、诬告陷害、故意损毁财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隐私、非法侵入住宅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调解处理:
(一)亲友、邻里、同事、在校学生之间因琐事发生纠纷引起的;
(二)行为人的侵害行为系由被侵害人事前的过错行为引起的;
(三)其他适用调解处理更易化解矛盾的。
对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民间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调解组织申请处理。
对情节轻微、事实清楚、因果关系明确,不涉及医疗费用、物品损失或者双方当事人对医疗费用和物品损失的赔付无争议,符合治安调解条件,双方当事人同意当场调解并当场履行的治安案件,可以当场调解,并制作调解协议书。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调解处理:
(一)雇凶伤害他人的;
(二)结伙斗殴或者其他寻衅滋事的;
(三)多次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四)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处理的;
(五)当事人在治安调解过程中又针对对方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六)调解过程中,违法嫌疑人逃跑的;
(七)其他不宜调解处理的。
调解处理案件,应当查明事实,收集证据,并遵循合法、公正、自愿、及时的原则,注重教育和疏导,化解矛盾。
当事人中有未成年人的,调解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但是,当事人为年满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本人同意不通知的,可以不通知。
被侵害人委托其他人参加调解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提交委托书,并写明委托权限。违法嫌疑人不得委托他人参加调解。
对因邻里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进行调解时,可以邀请当事人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员会的人员或者双方当事人熟悉的人员参加帮助调解。
调解一般为一次。对一次调解不成,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或者当事人申请的,可以再次调解,并应当在第一次调解后的7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应当制作笔录。
调解达成协议的,在公安机关主持下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名,并履行调解协议。
调解协议书应当包括调解机关名称、主持人、双方当事人和其他在场人员的基本情况,案件发生时间、地点、人员、起因、经过、情节、结果等情况、协议内容、履行期限和方式等内容。
对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保存案件证据材料,与其他文书材料和调解协议书一并归入案卷。
调解达成协议并履行的,公安机关不再处罚。对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应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予以处罚;对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赔偿纠纷,公安机关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调解案件的办案期限从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达成协议不履行之日起开始计算。
对符合本规定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的治安案件,当事人自行和解并履行和解协议,双方当事人书面申请并经公安机关认可的,公安机关不予治安管理处罚,但公安机关已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除外。
第十一章 涉案财物的管理和处理
对于依法扣押、扣留、查封、抽样取证、追缴、收缴的财物以及由公安机关负责保管的先行登记保存的财物,公安机关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挪用、调换或者损毁。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涉案财物的保管费用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承担。
对涉案财物应当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公安机关办案部门应当指定不承担具体办案工作的民警负责本部门涉案财物的接收、保管、移交等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可以建立专门的涉案财物保管场所、账户,并指定其内设部门负责对办案部门保管的涉案财物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对查封的场所、设施、财物,可以委托第三人保管,第三人不得损毁或者擅自转移、处置。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损失,公安机关先行赔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部门和办案部门应当建立电子台账,对涉案财物逐一编号登记,载明案由、来源、保管状态、场所和去向。
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依法提取涉案财物后的24小时内将财物移交涉案财物管理人员,并办理移交手续。对查封、先行登记保存的涉案财物,应当在采取措施后的24小时内,将法律文书复印件及涉案财物的情况送交涉案财物管理人员予以登记。
在异地或者在偏远、交通不便地区提取涉案财物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返回单位后的24小时内移交。
对情况紧急,需要在提取涉案财物后的24小时内进行鉴定、辨认的,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在完成鉴定、辨认后的24小时内移交。
在提取涉案财物后的24小时内已将涉案财物处理完毕的,不再移交。
因询问、鉴定、辨认、检验等办案需要,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办案人民警察可以调用涉案财物,并及时归还。
对容易腐烂变质及其他不易保管的物品、危险物品,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在拍照或者录像后依法变卖或者拍卖,变卖或者拍卖的价款暂予保存,待结案后按有关规定处理。
对易燃、易爆、毒害性、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存放在符合危险物品存放条件的专门场所。
对属于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财物,应当在登记、拍照或者录像、估价后及时返还,并在案卷中注明返还的理由,将原物照片、清单和领取手续存卷备查。
对不宜入卷的物证,应当拍照入卷,原物在结案后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在作出行政处理决定时,应当对涉案财物一并作出处理。
对在办理行政案件中查获的下列物品应当依法收缴:
(一)毒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
(二)赌具和赌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
(四)伪造、变造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票证、印章等;
(五)倒卖的车船票、文艺演出票、体育比赛入场券等有价票证;
(六)主要用于实施违法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以及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行为的资金;
(七)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收缴的其他非法财物。
前款第六项所列的工具,除非有证据表明属于他人合法所有,可以直接认定为违法行为人本人所有。
违法所得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没收。
多名违法行为人共同实施违法行为,违法所得或者非法财物无法分清所有人的,作为共同违法所得或者非法财物予以处理。
收缴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但是,违禁品,管制器具,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以及非法财物价值在500元以下且当事人对财物价值无异议的,公安派出所可以收缴。
追缴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但是,追缴的财物应当退还被侵害人的,公安派出所可以追缴。
对收缴和追缴的财物,经原决定机关负责人批准,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
(一)属于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的合法财物,应当及时返还;
(二)没有被侵害人的,登记造册,按照规定上缴国库或者依法变卖、拍卖后,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
(三)违禁品、没有价值的物品,或者价值轻微,无法变卖、拍卖的物品,统一登记造册后销毁;
(四)对无法变卖或者拍卖的危险物品,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主管部门组织销毁或者交有关厂家回收。
对应当退还原主或者当事人的财物,通知原主或者当事人在6个月内来领取;原主不明确的,应当采取公告方式告知原主认领。在通知原主、当事人或者公告后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按无主财物处理,登记后上缴国库,或者依法变卖或者拍卖后,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遇有特殊情况的,可酌情延期处理,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
第十二章 执 行
公安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后,被处理人应当在行政处理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逾期不履行的,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被处理人对行政处理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理决定不停止执行,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公安机关在依法作出强制执行决定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事先催告被处理人履行行政处理决定。催告以书面形式作出,并直接送达被处理人。被处理人拒绝接受或者无法直接送达被处理人的,依照本规定第五章的有关规定送达。
催告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履行行政处理决定的期限和方式;
(二)涉及金钱给付的,应当有明确的金额和给付方式;
(三)被处理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
被处理人收到催告书后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公安机关应当充分听取并记录、复核。被处理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公安机关应当采纳。
经催告,被处理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处理决定,法律规定由公安机关强制执行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作出强制执行决定。
在催告期间,对有证据证明有转移或者隐匿财物迹象的,公安机关可以作出立即强制执行决定。
强制执行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下列事项:
(一)被处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强制执行的理由和依据;
(三)强制执行的方式和时间;
(四)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五)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名称、印章和日期。
依法作出要求被处理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处理决定,被处理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的,公安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代履行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代履行前送达决定书,代履行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代履行的理由和依据、方式和时间、标的、费用预算及代履行人;
(二)代履行3日前,催告当事人履行,当事人履行的,停止代履行;
(三)代履行时,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派员到场监督;
(四)代履行完毕,公安机关到场监督人员、代履行人和当事人或者见证人应当在执行文书上签名或者盖章。
代履行的费用由当事人承担。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需要立即清理道路的障碍物,当事人不能清除的,或者有其他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履行的,公安机关可以决定立即实施代履行。当事人不在场的,公安机关应当在事后立即通知当事人,并依法作出处理。
实施行政强制执行,公安机关可以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执行协议可以约定分阶段履行;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的,可以减免加处的罚款。
执行协议应当履行。被处罚人不履行执行协议的,公安机关应当恢复强制执行。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理决定的,法律没有规定公安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公安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因情况紧急,为保障公共安全,公安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立即执行。
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公安机关应当催告被处理人履行义务,催告书送达10日后被处理人仍未履行义务的,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公安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强制执行申请书;
(二)行政处理决定书及作出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三)当事人的意见及公安机关催告情况;
(四)申请强制执行标的情况;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由作出处理决定的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名,加盖公安机关印章,并注明日期。
公安机关对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强制执行申请、不予强制执行的裁定有异议的,可以在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强制执行:
(一)当事人暂无履行能力的;
(二)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
(三)执行可能对他人或者公共利益造成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的;
(四)其他需要中止执行的。
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公安机关应当恢复执行。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3年未恢复执行的,不再执行。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强制执行:
(一)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
(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
(三)执行标的灭失的;
(四)据以执行的行政处理决定被撤销的;
(五)其他需要终结执行的。
在执行中或者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行政处理决定被撤销、变更,或者执行错误,应当恢复原状或者退还财物;不能恢复原状或者退还财物的,依法给予赔偿。
除依法应当销毁的物品外,公安机关依法没收或者收缴、追缴的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或者上缴国库。
罚款、没收或者收缴的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拍卖或者变卖的款项和没收的保证金,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公安机关作出罚款决定,被处罚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及其办案人民警察可以当场收缴罚款,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处50元以下罚款和对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人、乘车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处罚款,被处罚人没有异议的;
(二)对违反治安管理、交通管理以外的违法行为人当场处20元以下罚款的;
(三)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旅客列车上或者口岸,被处罚人向指定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被处罚人提出的;
(四)被处罚人在当地没有固定住所,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对具有前款第一项和第三项情形之一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要求被处罚人签名确认。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出具省级或者国家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对不出具省级或者国家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被处罚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人民警察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2日内,将当场收缴的罚款交至其所属公安机关;在水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将当场收缴的罚款交至其所属公安机关;在旅客列车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返回之日起2日内将当场收缴的罚款交至其所属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罚款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被处罚人确有经济困难,经被处罚人申请和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罚款。
被处罚人未在本规定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罚款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将依法查封、扣押的被处罚人的财物拍卖或者变卖抵缴罚款。拍卖或者变卖的价款超过罚款数额的,余额部分应当及时退还被处罚人。
(二)不能采取第一项措施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加处罚款总额不得超出罚款数额。
拍卖财物,由公安机关委托拍卖机构依法办理。
依法加处罚款超过30日,经催告被处罚人仍不履行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可以按照本规定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对被决定行政拘留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对抗拒执行的,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
对被决定行政拘留的人,在异地被抓获或者具有其他有必要在异地拘留所执行情形的,经异地拘留所主管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在异地执行。
对同时被决定行政拘留和社区戒毒或者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应当先执行行政拘留,行政拘留的期限不计入社区戒毒或者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拘留所不具备戒毒治疗条件的,可由公安机关管理的强制隔离戒毒所代为执行行政拘留。
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作出行政拘留决定的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口头提出申请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予以记录,并由申请人签名或者捺指印。
被处罚人在行政拘留执行期间,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申请的,拘留所应当立即将申请转交作出行政拘留决定的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被处罚人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申请之时起24小时内作出决定。
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且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200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的,应当作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决定。
对同一被处罚人,不得同时责令其提出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
被处罚人已送达拘留所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将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决定送达拘留所,拘留所应当立即释放被处罚人。
被处罚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不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
(一)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后可能逃跑的;
(二)有其他违法犯罪嫌疑,正在被调查或者侦查的;
(三)不宜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其他情形。
行政拘留并处罚款的,罚款不因暂缓执行行政拘留而暂缓执行。
在暂缓执行行政拘留期间,被处罚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未经决定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24小时以内向决定机关报告;
(三)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不得干扰证人作证、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四)不得逃避、拒绝或者阻碍处罚的执行。
在暂缓执行行政拘留期间,公安机关不得妨碍被处罚人依法行使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权利。
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担保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或者剥夺;
(三)在当地有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
(四)有能力履行担保义务。
公安机关经过审查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担保人符合条件的,由担保人出具保证书,并到公安机关将被担保人领回。
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担保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保证被担保人遵守本规定第二百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担保人伪造证据、串供或者逃跑的,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担保人不履行担保义务,致使被担保人逃避行政拘留处罚执行的,公安机关可以对担保人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并对被担保人恢复执行行政拘留。
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担保人履行了担保义务,但被担保人仍逃避行政拘留处罚执行的,或者被处罚人逃跑后,担保人积极帮助公安机关抓获被处罚人的,可以从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
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担保人在暂缓执行行政拘留期间,不愿继续担保或者丧失担保条件的,行政拘留的决定机关应当责令被处罚人重新提出担保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不提出担保人又不交纳保证金的,行政拘留的决定机关应当将被处罚人送拘留所执行。
保证金应当由银行代收。在银行非营业时间,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收取,并在收到保证金后的3日内存入指定的银行账户。
公安机关应当指定办案部门以外的法制、装备财务等部门负责管理保证金。严禁截留、坐支、挪用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侵吞保证金。
行政拘留处罚被撤销或者开始执行时,公安机关应当将保证金退还交纳人。
被决定行政拘留的人逃避行政拘留处罚执行的,由决定行政拘留的公安机关作出没收或者部分没收保证金的决定,行政拘留的决定机关应当将被处罚人送拘留所执行。
被处罚人对公安机关没收保证金的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作出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或者执照处罚的,应当在被吊销的许可证或者执照上加盖吊销印章后收缴。被处罚人拒不缴销证件的,公安机关可以公告宣布作废。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的机关不是发证机关的,作出决定的机关应当在处罚决定生效后及时通知发证机关。
作出取缔决定的,可以采取在经营场所张贴公告等方式予以公告,责令被取缔者立即停止经营活动;有违法所得的,依法予以没收或者追缴。拒不停止经营活动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没收或者收缴其专门用于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工具、设备。已经取得营业执照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撤销其营业执照。
对拒不执行公安机关依法作出的责令停产停业决定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对被决定强制隔离戒毒、收容教育、收容教养的人员,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收容教育场所、收容教养场所执行。
对被决定社区戒毒的人员,公安机关应当责令其到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责令其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
第十三章 涉外行政案件的办理
办理涉外行政案件,应当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对外国人国籍的确认,以其入境时有效证件上所表明的国籍为准;国籍有疑问或者国籍不明的,由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协助查明。
对无法查明国籍、身份不明的外国人,按照其自报的国籍或者无国籍人对待。
违法行为人为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办案公安机关应当将其身份、证件及违法行为等基本情况记录在案,保存有关证据,并尽快将有关情况层报省级公安机关,由省级公安机关商请同级人民政府外事部门通过外交途径处理。
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不得采取限制人身自由和查封、扣押的强制措施。
办理涉外行政案件,应当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对不通晓我国语言文字的,公安机关应当为其提供翻译;当事人通晓我国语言文字,不需要他人翻译的,应当出具书面声明。
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外国籍当事人可以自己聘请翻译,翻译费由其个人承担。
外国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当场盘问或者继续盘问后不能排除嫌疑,需要作进一步调查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拘留审查:
(一)有非法出境入境嫌疑的;
(二)有协助他人非法出境入境嫌疑的;
(三)有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嫌疑的;
(四)有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或者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嫌疑的。
实施拘留审查,应当出示拘留审查决定书,并在24小时内进行询问。
拘留审查的期限不得超过30日,案情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60日。对国籍、身份不明的,拘留审查期限自查清其国籍、身份之日起计算。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解除拘留审查:
(一)被决定遣送出境、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的;
(二)不应当拘留审查的;
(三)被采取限制活动范围措施的;
(四)案件移交其他部门处理的;
(五)其他应当解除拘留审查的。
外国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拘留审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限制其活动范围:
(一)患有严重疾病的;
(二)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
(三)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70周岁的;
(四)不宜适用拘留审查的其他情形。
被限制活动范围的外国人,应当按照要求接受审查,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限定的区域。限制活动范围的期限不得超过60日。对国籍、身份不明的,限制活动范围期限自查清其国籍、身份之日起计算。
被限制活动范围的外国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未经决定机关批准,不得变更生活居所,超出指定的活动区域;
(二)在传唤的时候及时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外国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遣送出境:
(一)被处限期出境,未在规定期限内离境的;
(二)有不准入境情形的;
(三)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
(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需要遣送出境的。
其他境外人员具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遣送出境。
被遣送出境的人员,自被遣送出境之日起1至5年内不准入境。
被遣送出境的外国人可以被遣送至下列国家或者地区:
(一)国籍国;
(二)入境前的居住国或者地区;
(三)出生地国或者地区;
(四)入境前的出境口岸的所属国或者地区;
(五)其他允许被遣送出境的外国人入境的国家或者地区。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外国人,应当羁押在拘留所或者遣返场所:
(一)被拘留审查的;
(二)被决定遣送出境或者驱逐出境但因天气、交通运输工具班期、当事人健康状况等客观原因或者国籍、身份不明,不能立即执行的。
外国人对继续盘问、拘留审查、限制活动范围、遣送出境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该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决定。
其他境外人员对遣送出境措施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适用前款规定。
外国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决定,可以限期出境:
(一)违反治安管理的;
(二)从事与停留居留事由不相符的活动的;
(三)违反中国法律、法规规定,不适宜在中国境内继续停留居留的。
对外国人决定限期出境的,应当规定外国人离境的期限,注销其有效签证或者停留居留证件。限期出境的期限不得超过30日。
外国人违反治安管理或者出境入境管理,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承办的公安机关可以层报公安部处以驱逐出境。公安部作出的驱逐出境决定为最终决定,由承办机关宣布并执行。
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自被驱逐出境之日起10年内不准入境。
对外国人处以罚款或者行政拘留并处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的,应当于罚款或者行政拘留执行完毕后执行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办理涉外行政案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办理涉外案件的规定,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内部通报、对外通知等各项制度。
对外国人作出行政拘留、拘留审查或者其他限制人身自由以及限制活动范围的决定后,决定机关应当在48小时内将外国人的姓名、性别、入境时间、护照或者其他身份证件号码,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有关情况,违法的主要事实,已采取的措施及其法律依据等情况报告省级公安机关;省级公安机关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将有关情况通知该外国人所属国家的驻华使馆、领馆,并通报同级人民政府外事部门。当事人要求不通知使馆、领馆,且我国与当事人国籍国未签署双边协议规定必须通知的,可以不通知,但应当由其本人提出书面请求。
外国人在被行政拘留、拘留审查、限制活动范围或者其他限制人身自由期间死亡的,有关省级公安机关应当通知该外国人所属国家驻华使馆、领馆,同时报告公安部并通报同级人民政府外事部门。
外国人在被行政拘留、拘留审查或者其他限制人身自由以及限制活动范围期间,其所属国家驻华外交、领事官员要求探视的,决定机关应当及时安排。该外国人拒绝其所属国家驻华外交、领事官员探视的,公安机关可以不予安排,但应当由其本人出具书面声明。
办理涉外行政案件,本章未作规定的,适用其他各章的有关规定。
第十四章 案件终结
行政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结案:
(一)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的;
(二)适用调解程序的案件达成协议并已履行的;
(三)作出行政处罚等处理决定,且已执行的;
(四)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转为刑事案件办理的;
(五)作出处理决定后,因执行对象灭失、死亡等客观原因导致无法执行或者无需执行的。
经过调查,发现行政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公安派出所、县级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以上负责人批准,终止调查:
(一)没有违法事实的;
(二)违法行为已过追究时效的;
(三)违法嫌疑人死亡的;
(四)其他需要终止调查的情形。
终止调查时,违法嫌疑人已被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对在办理行政案件过程中形成的文书材料,应当按照一案一卷原则建立案卷,并按照有关规定在结案或者终止案件调查后将案卷移交档案部门保管或者自行保管。
行政案件的案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受案登记表或者其他发现案件的记录;
(二)证据材料;
(三)决定文书;
(四)在办理案件中形成的其他法律文书。
行政案件的法律文书及定性依据材料应当齐全完整,不得损毁、伪造。
第十五章 附 则
省级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并不断完善统一的执法办案信息系统。
办案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行政案件的受理、调查取证、采取强制措施、处理等情况以及相关文书材料录入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并进行网上审核审批。
执行本规定所需要的法律文书式样,由公安部制定。公安部没有制定式样,执法工作中需要的其他法律文书,省级公安机关可以制定式样。
本规定所称“以上”、“以下”、“内”皆包括本数或者本级。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新设定的制度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2006年8月2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同时废止。
公安部其他规章对办理行政案件程序有特别规定的,按照特别规定办理;没有特别规定的,按照本规定办理。
一、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案件的概述
所谓的行政诉讼
具体指的是政府机关依法针对行政行为实施司法审查的相关法律制度。目前
我国行政诉讼具体指的是法院在受理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之后
依法审理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具备合法性。
而民事诉讼则具体指的是法院在受理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之后
依法审理并解决各种民事纠纷案件并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之和。
在对比了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之后
能够发现下面几点不同
第一
案件性质有所不同。行政诉讼需要重点解决的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发生的行政矛盾纠纷
双方当事人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至于民事诉讼则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出现的民事矛盾纠纷
不存在管理关系
第二
两者各自适用的实体法律规范存在差异性。
其中
行政诉讼所适用的是行政法律规范
比如《治安处罚法》以及《土地管理法》等
至于民事诉讼则适用的是民事法律规范
比如《民法通则》以及《合同法》等
第三
诉讼目的有所不同。公民、法人或者是其他团体组织提起行政诉讼的目的
是要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而提起民事诉讼的目的
则是要确保自身的民事权利
第四
两者诉讼主体存在差异。在行政诉讼当中
诉讼主体的被告一方必然会是行政机关
同时行政机关不可以反诉原告。至于民事诉讼则并非如此
双方当事人的权利是对等的
可以提起诉讼
也可以反诉
第五
法院受理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条件不一样。一般行政诉讼需要通过行政复议才可以正式提起
而民事诉讼则可以省略这个过程
第六
举证责任不一样。在行政诉讼当中
举证责任需要行政主体来负责承担
而民事诉讼则是“谁主张、谁举证”
第七
两者的审理原则不一样。在行政诉讼当中
不适用庭外调解
而民事诉讼则是可以进行调节。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具体指的是在案件审理的时候
需要同时进行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并且两种诉讼的基本内容存在特定关系。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交叉案件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法院已经受诉审理一个争议
但还没有结案。这时如果有另一个争议诉讼到法院
法院应当先决定这两个案件受理的先后次序。当在处理一个争议时
又有其他案件需要审理
则法院需要做出先审理哪个案件的决定。第二
交叉的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具有关联性。关联性是交叉案件的本质特征。这里的关联性不是理论范畴的相互关联
它包含的因素有两个
一个是产生原因的相互关联
民事纠纷引起了行政争议或者是民事纠纷导致行政争议
另一个则是解决上的互相影响、互为先决条件
即民事纠纷有效解决能够作为行政诉讼有效解决的基本前提。第三
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交叉案件当中
民事纠纷的双方当事人通常作为行政争议的原稿以及第三人。如果一方当事人并非另一个诉讼案件当事人
则两起诉讼之间不具备关联性。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案件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类
一类是民事诉讼是主诉
然而它的解决却―个甚至多个行政争议为前提的案件
第二类则是行政诉讼是主诉
其解决的是以一个甚至多个民事争议为前提的案件。
民事诉讼中包含一个或多个行政领域问题,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大困扰。第一
民事诉讼中是不是可以直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是不是可以撤销具体行政行为
程序应该怎样操作
第二
如果案件当事人在提出民事诉讼后
再以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违法为由提起行政诉讼
在程序上应该如何处理
而在以民事纠纷为主
附带关联行政争议的法律案件当中
主要特征包括下面几个
第一
该类案件本质还应该是民事争议案件
通常争议是出现在平等主体之间
并非是行政行为引发的
然而因为有了行政行为的参与
导致民事纠纷趋于复杂化
第二
在该类案件审理过程当中
居于重要地位的是行政问题
本身是作为民事审判的基本前提。同时
还应该确认行政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
然后才能够继续审理民事诉讼。最后
原告在民事纠纷处理过程中不能要求取消行政部门行为具体行为
却能够因为行政行为不合法提出抗辩。
行政诉讼是主要诉讼
附带民事纠纷的诉讼有这样的特征
第一
在这些诉讼中不仅存在行政争议
并且存在民事纠纷
但行政争议是诉讼的关键问纠纷
民事纠纷只是于行政争议的争议。第二
这类案件中的行政争议与民事纠纷从内容上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第三
在该类案件审理过程当中
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不可以分开单独审理
而是要互为前提
一起解决。
二、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交叉案件出现的原因分析
对于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案件的处理不能一刀切
不能简单的认为此类案件的性质是以行政争议为主还是以民事争议为主
要处理好此类案件
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律纠纷解决体系。在建立这个纠纷解决体系之前
必须对此类交叉案件产生的原因作出进一步细致的分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行政权原有的功能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的要求
为了适应人类社会新的发展需求
现代行政权在社会调整领域不断扩张
这种扩张趋势直接引致越来越多的民事活动被置于国家行政权的约束之中。在
世纪
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理念和法学观念的影响
国家的作用只限于间接地保障市民社会的自律运行秩序
国家扮演了一个守夜人的角色。
到了
世纪以后
随着经济领域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和西方社会对自由主义法学的反思
国家对市民社会的积极干预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与此同时
国民的日常生活对行政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为了公共利益,当代社会的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置于行政管理权之下
民事主体若要实施某种民事法律行为
必须同时接受相应的行政权的管理
行政权己经日益扩张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伴随着行政权的扩张和行政法律理念的转换
行政作用的领域和范围明显扩大
行政行为的行使方式也出现多样化的态势
如行政立法、行政合同、行政强制,除了这些传统的行政行为之外
行政裁决、行政确认等新的行政行为方式也逐渐被国家所采用。
行政机关不仅能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还对某些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民事争议具有司法裁决权。行政确权行为总是引起民事与行政争议的交叉和重合。行政权的不断扩张导致行政行为所涉及的内
容越来越多的与民事行为涉及的内容相冲突
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也伴随着行政内容。
在我国
诸如土地、矿藏、山林、草原、水域以及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引发的争议
大多与行政权的行使有关。由于行政机关行使了诸如行政裁决、行政确认、行政许可等权力,才使普通的民事争议变成了比较复杂的混合争议案件。此外
某些行政主体所作出的鉴证、确认、认定、证明等行政确认行为也总是会引发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
或在民事争议未能解决的同时引发新的行政争议。
在一般意义上理解
民法和行政法在调整对象、调整方式及调整手段等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但在具体案件的处理过程中
有时候二者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出现两种违法行为相互交叉和竞合的情形
即当事人实施的一种违法行为既属行政法律规范的调整范围又属于民事法律规范的调整范围。在现实生活中
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形
即当事人实施的一种违法行为
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法律后果
既要承担行政责任
又要承担民事责任。
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七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
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
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
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从上述法律规范中可以看出
某种行为在违反行政法律的同时如果还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行为人不仅需要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同时也要对给他人所造成的民事损害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所要解决的实体法律问题是不同的
这两大诉讼法所对应的实体法上的权利义务分属不同的部门法调整。从一般意义上讲
民法和行政法在调整对象、调整手段方面有根本区别
但在特殊情况下又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两法之间很大部分的法律规范存在相互交叉和重合的情形。
因此
两法调整范围的重叠和交叉实际上是发生诉讼交叉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民事法律与行政法律在调整范围和调整对象方面的交叉与重叠
反映出公法与私法之间的勾连
使公法与私法存在交叉的问题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从而进一步理解了公法与私法之间的交叉是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案件产生的重要原因。
行政和民事法律规范的缺位是产生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案件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行政法律而言
尽管我国近些年颁布和修改了《行政许可法》等多个重要的行政法律法规
但是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尚不健全
行政诉讼法也长期受不到足够的重视。因此行政诉讼长期处于一种附属性的地位
独立的体系还有待于具体的形成。从法律的形成历程来看
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脱胎于民事诉讼
在《行政诉讼法》制定和实施之前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民事诉讼程序。《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后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
行政诉讼法
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一十四条还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
除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外
对本规定没有规定的
可以参照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可见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还受制于民事诉讼的法律规定。
一方面由于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尚不健全
从而造成行政法律规范大量缺位
致使实践中出现的大量实际问题难以有效和圆满的解决
其中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交叉案件的问题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从现有法律规范出发
我们无法具体解决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
我国的民事法律规范也未对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交叉案件的处理提供明确的程序和方案
民事法律规范也存在缺位的问题。综合两方面的因素
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条件下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案件尚无法有效并完满地进行处理。
三、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案件审判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案件的解决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我国在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时
应当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以解决纠纷为基本目标
分别设置不同的审理模式,实现以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为主
民事附带审查行政纠纷、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分别进行的审理模式。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同时
对与该行政案件相关的民事纠纷一并加以审理裁决的制度。从诉讼理论上来看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两个诉的合并
而且这两个诉讼是由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
即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的同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的民事纠纷一并加以处理
或者民事纠纷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内在的牵连关系。因为上述案件中的民事诉讼问题是由行政诉讼派生的
而且在行政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民事纠纷需要附带予以解决
所以有必要采取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对案件进行处理。
由于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案件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
单纯依靠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来解决所有交叉案件不具有现实性
为了更好的适应司法实践要求
妥善处理交叉案件
我国需要建立相应的补充模式
在民事诉讼一并审查相关行政纠纷可以填补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所不能解决的纠纷中的一部分空白
同时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款第
五
项规定,“本案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
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中止诉讼”,《关于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若千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一条第一款第
六
项也规定,“案件的审判必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
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
中止诉讼。”上述法律规定正是解决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案件的重要法律依据。因此
建立在民事诉讼一并审查相关行政纠纷的补充模式不但具有必要性
而且具有可行性。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案件必须分开处理的情况一般体现在民事诉讼的过程中
如果民事纠纷的解决取决于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认定
行政纠纷的解决就成为解决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案件的前提和基础。在民事诉讼过程中
这种情况表现为
一是具体行政行为作为民事纠纷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证据
而另一方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提出异议
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难以确认
二是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并无异议
但民事审判程序的进行依赖于该具体行政行为,但是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难以认定。
这类案件主要体现出下述特征
第一
此类案件由民事纠纷所引起
而不是行政行为所引起的
第二
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是案件得以解决的基础
是民事纠纷得以解决的前提
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否
直接影响当事人民事权利的实现
第三
当事人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没有直接请求确认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而是将该具体行政行为作为支持其诉讼请求的证据材料
另一方则以该具体行政行为不具有合法性进行抗辩
或者具体行政行为本身的合法性难以确认。
处理此类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案件的程序应当进行区分
一方面在民事诉讼过程中
当事人双方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提出质疑
而且一方当事人针对该具体行政行为提起了行政诉讼。在这种情况下
民事审判庭应当裁定中止民事诉讼程序
在法院作出行政诉讼生效判决后再恢复中止的民事诉讼程序
另一方面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
双方当事人虽然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提出质疑
但当事人双方均未提起行政诉讼
或者民事审判庭自身认为民事审判依赖于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认定时
民事审判庭应当告知当事人首先提起行政诉讼
中止对民事争议的审理
待对具体行政行为的争议解决后
方可重新审理民事争议。
对于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案件的处理
法、德等大陆法系国家主要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第一、根据原告起诉主张来判断具体的诉讼标的是民事争议还是行政争议
第二、民事和行政审判庭各自具有相应的审判权限和审判职能
相互尊重彼此作出裁判的法律效力
第三、即使具体行政行为存在法律上的瑕疵
在未经有权机关宣告其无效或撤销前
民事审判庭原则上不得否认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虽然法、德等国的处理方法存在一定优势
但是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
有不少学者对法、德的做法提出了一定的质疑
因此
我们在选择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案件的处理模式时
要从当事人的基本诉求出发
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
以诉讼效率原则为指导
以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减轻当事人诉累以及公平公正的原则出发来解决我国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案件的处理问题。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案件的解决是行政诉讼法学以及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
也是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完善诉讼程序
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现阶段我国诉讼法学界热烈讨论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基于本文对现阶段我国处理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案件的司法实践和社会需求
我们应当以现行法律的具体规定为基础
从理论上和审判实践上对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提出如下意见。
第一
确立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行政诉讼中
附带解决相关的民事争议
对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方便人民群众诉讼
方便人民法院办案
维护法律的尊严
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行政诉讼法》及有关法律没有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作出明确规定
因此导致在司法实践中
诸如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产生和存在、成立的条件和范围以及具体的审理程序、操作规程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存在很大的分歧。从立法的角度来看
应当在现行的《行政诉讼法》中设专章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予以规定
一明确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以消除审判实践中的分歧
明确规定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及审理程序
使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有法可依
保证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具有可操作性。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在理论法学界己经有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其建立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已经被司法界高度重视
因此我们应尽快改变我国关于民事诉讼附带行政诉讼交叉案件处理的现状
一为一司法实践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法律依据
进一步建立并完善我国的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为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叉案件的顺利解决奠定重要的基础。
第二
建立民事审判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法律制度。以民事争议为主涉及行政争议的交叉案件从本质上来讲更接近于一种民事纠纷
如果当事人欲选择诉讼方式寻求救济
那么直接提起民事诉讼应该说更具有合理性。若不能在民事诉讼中直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那么诉讼必将造成当事人的诉累
浪费司法资源。因此在民事诉讼中如果需要认定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时
法官能够适应相关的法律对其进行合法性审查
并作出裁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民事审判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制度
使司法权能通过自身的运作实现对行政权的监督
将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看作是民事审判的诉讼证据
有利于诉讼效益价值的实现。
因此
应当在行政诉讼法中明确民事审判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的合理性
并要求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中设立专门条款
明确民事审判对具体行政行为审查的范围、方式及具体的程序
以实现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可操作性。
崔卓兰:《行政法学》,科学出版社
年
月版,第
页以下。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
月版,第
页以下。
应松年:《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年
月版,第
页以下。
江必新:《行政诉讼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年
月版,第
页以下。
马怀德、张红:《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的交织及处理》,载《法商研究分杂志》
年第
期。
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年
月版,第
页。
廖永安:《论我国民事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的协调处理》,载《中南大学学报》
年第
期。
何勤华:《世纪司法制度的变革》,法律出版社
年
月版,第
页。
肖建华:《中国民事诉讼法判解与法理
当事人问题研析》,中国法制出版社
年
月版,第
页。
您是第
位访客